
3匹木馬宛如奇異的天外來客,降臨在這平凡的世間。
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郊外。
一棟3層紅磚住宅樓在樹叢中若隱若現。過往的行人也許不知道,這幢住宅前身是一家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紡織廠,此刻,他們的視線一定會被3匹巨大的木馬牢牢吸引。那3匹木馬宛如奇異的天外來客,降臨在這平凡的世間。它們安安靜靜地站立在草地上,長長的脖頸伸向天際。微風吹過,樹影搖動,巨大的馬兒仿佛低頭啃嚙著樹梢脆嫩的綠葉。
木馬使這幢住宅和住宅主人成了遠近皆知的人物。孩子們尤愛拜訪這里,久久地仰望巨馬,跟隨著主人的指點,想象著一個遙遠而古老的世界。
住宅的主人是瑞典籍意大利裔建筑師、藝術家杜里奧·福特。福特今年43歲,作品曾在多家歐洲美術館和國際雙年展上展出。自2005年開始,福特成為瑞典建筑協會成員,每年在瑞典小鎮Grythyttan附近舉辦一次關于建筑的展覽。當然他的根據地是這幢位于米蘭郊區的19世紀紡織廠。
福特告訴《外灘畫報》,木馬的制作靈感源于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以及北歐神話中被稱為“眾神之父”奧丁的坐騎——8條腿灰色戰馬斯雷普尼亞(Sleipnir)。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話中,特洛伊是一座占據著重要地位的城市。事實上,特洛伊既存在于神話中,又存在于現實歷史中。歷史上的特洛伊城,坐落于如今的土耳其境內。特洛伊因古希臘詩人荷馬在詩歌《伊利亞德》和《奧德賽》中描述的特洛伊戰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在詩歌《阿涅德》中的描述而成為全世界都知曉的一座古城。19至20世紀,圍繞著特洛伊和古希臘戰爭的人類學考察一直沒有中斷過。1998年,特洛伊遺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福特介紹說,北歐神話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所特有的神話體系,其形成時間相對晚于世界上其他幾大神話體系。地理學上的北歐,包括今日的瑞典、挪威、丹麥、冰島和芬蘭等國,但一般所稱的北歐神話並不包括芬蘭,因為芬蘭有自己的神話。大部分的神話都會描寫創世的榮光,但北歐神話卻著力描述世界的毀滅——神話中的神是會老死的,也是不完美的。世界最終是會毀滅的,這就是諸神的黃昏。即便如此,北歐的眾神依然坦率地面對這最終的結局。而在世界毀滅之后,殘存的神會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這是北歐神話和世界其他神話最不一樣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北歐神話相信萬物消亡后新生命將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環的。北歐神話中,至今保留得較為完整的有冰島史詩《埃達》以及日耳曼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等。
在北歐神話中,奧丁是愛瑟神族的主神,身材高大,失去一目,性格冷峻嚴肅,是勝利、詩歌、智慧和死亡之神。由于眾神大多出于他的繁衍,奧丁又被稱為“眾神之父”。他的坐騎斯雷普尼亞毛白勝雪,有8只腳,是一匹神駿的天馬。斯雷普尼亞的精神延伸到了當今網絡世界;日本人最喜歡的瀏覽器名為斯雷普尼亞,取其窗口之多、速度之快的意思。
瑞典和意大利文化的碰撞 外人不知道的是,矗立在福特工作室外面的3匹巨大的木馬,不僅充當著這幢19世紀紡織廠地標的功能,同時它還是桑拿室。一天勞累之后,福特和學生兼助手們沿著長長的樓梯,爬進桑拿室,充分放松勞累的身體和精神,欣賞周圍美景。木馬擔當桑拿室,亦是福特對自己來自于瑞典文化的牢記和確認,是他對瑞典桑拿文化的濃縮再現。當然,也充分體現了他的藝術理念——實用融合于藝術中。
福特告訴《外灘畫報》:“我的馬兒們既時刻準備著戰勝敵人的堡壘和軍火庫,又可以輕輕滑過瑞典境內的各個湖泊。它們時刻準備著探索新世界,發現新的可能性。扎根于古老的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也象征著一個前衛的世界。我的馬兒像我自己,也像我通過設計想要表達的世界。”
福特說,他的父親是瑞典人,母親是意大利人,他和藝術家弟弟盧西奧從小在兩種不同的文化氛圍中長大,既對北歐神話了如指掌,又熟悉龐雜的意大利歷史、文化和藝術。福特說:“我們一直生活在瑞典文化和意大利文化的碰撞中。我的設計中既有瑞典注重自然和崇尚簡潔的風格,也有意大利歷史、文化和藝術傳統中的龐大和復雜的因素!
出生于1967年11月5日的福特,1994年畢業于米蘭理工大學建筑專業。大學畢業那一年,他因設計了一間桑拿室而獲得米蘭國際設計比賽一等獎。在競爭異常激烈、高手如云的設計界,福特少年成名。199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AtelierFORTE,研究建筑和雕塑事務,承接藝術和建筑設計。在2008年、2010年威尼斯國際建筑展上,福特展出了他以北歐神話結合古希臘神話中的神馬為原型創作的巨大木馬。2009年2月12日達爾文生日這一天,福特發起了一個名為 “ArkiZoic”的運動。他在宣言中稱:生命的精神是他設計的指導方針——自從4.5億年前,生命的精神就已在地球上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