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19億美元的帕雷諾度假酒店
最“綠”博物館
著名科學博物館加利福尼亞科學院位于舊金山金門公園內,9月底正式對外開放。設計師倫佐·皮亞諾把建筑與氣候環境相協調作為設計的中心原則。
加利福尼亞科學院原有建筑1989年因“洛馬·普列塔”地震遭到毀壞。現有建筑在原址上重建,受到金門公園整體環境和原有建筑風格的雙重制約。
為使科學院風格與公園的綠草小山相協調,皮亞諾基本保持原有建筑的高度,并且以一片面積大約一萬平方米的起伏綠地作為建筑頂部,巧妙地把天文館和熱帶雨林展示廳藏在兩座人工小山之下。
另外,皮亞諾選擇在科學院頂部種植40種當地植物。這些植物雖然外觀不如外地引進的植物搶眼,但適應當地氣候,易于維護打理。
加利福尼亞科學院采用了多種先進的環保節能技術。例如,建筑內配備感知裝置,能夠根據外界天氣情況調節室內燈光明暗。頂部還安裝有數千枚小型太陽能電池。
在科學院執行董事格雷戈里·法林頓看來,整座建筑內最令人驚異的環保裝置是辦公室窗戶上用于開窗的把手。他解釋說,建筑內沒有空調設備,它的起伏屋頂和中央露天廣場能夠把來自太平洋的氣流自然引入室內,形成微風,“這是一座能夠自然呼吸的建筑”。
與設計無關
人們通常認為,“綠色”建筑在環保節能等方面的優勢能夠彌補外觀不足,為整體設計加分。但麥圭根認為,“綠色”建筑也可以外觀丑陋,因為“綠色”應該屬于建筑的實用功能,與外觀設計無關。
加利福尼亞科學院內,各種先進環保節能裝備與整座建筑融為一體,令人難以覺察,不得不贊嘆皮亞諾獨具匠心。但在皮亞諾看來,這些“綠色”功能并非設計理念或技巧的詮釋,而是設計實踐中為滿足實用需要而產生的自然結果。
“造出‘綠色’建筑是實踐結果,”這名71歲的建筑設計師說,“而建筑設計關乎期望和夢想。”
對皮亞諾來說,“綠色”已融入他的設計實踐,是自然而然的產物。但像他這樣獨具天賦和技巧的建筑設計大師畢竟占少數。因此,建筑設計學校正致力于教會未來的設計師們如何把“綠色”融入設計之中,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也正進一步完善LEED評估標準。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