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策展人開博
和傳統媒體相比,博客在傳播方向、傳播模式和受眾參與程度上都占有優勢,它的發展已經不容小覷,而它的受眾也正迅速地增加。來自中國藝術品網站的陳強建議,是否可以讓每個策展人都能獨立地開設一個博客,從而組成一個博客圈。用另一個方式介紹雙年展,介紹藝術家以及他們的作品,同時還能更加及時地和觀眾互動。
據悉,張晴先生的“大胡子博客” (blog.sina.com.cn/u/1244996920#aList_ALIST_1244996920)自7月20日開博以來,一直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有一些關注雙年展的媒體朋友甚至從這些博客文章中選取好的新聞線索和照片。
李磊館長補充到,不僅策展人可以開博,我們的工作人員也可以開博,因為觀眾都很希望看到“后臺”是怎么運作的。
據悉,目前2006上海雙年展的志愿者團隊已經在新浪網站策劃了一個用戶名為ourbiennale的博客圈。(circle.blog.sina.com.cn/g/biennale)
讓大眾媒體更多地參與報道雙年展
來自文匯報的張立行建議,雙年展的宣傳應該專業媒體和大眾媒體并重,主辦單位是否可以針對不同媒體的不同特性,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材料。
張晴先生聽后很形象地將雙年展辦公室形容成了一個“小菜場”,有各式各樣的信息材料,媒體朋友可以各取所需的“點自己可口的菜肴”。
從娃娃抓起
上海中學生報的編輯部副主任陳杰建議組織一組學生記者團采訪本屆上海雙年展。他認為,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對藝術的興趣,不論是上海博物館、科技館還是上海美術館,都有很多孩子渴望得到的養料。
張晴先生對學生記者采訪的建議很感興趣,在會后和陳杰就時間、地點和形式等具體問題展開了進一步探討。
其余還有來自新民晚報、新聞午報、申江服務導報、青年視覺雜志、美術報和香港文匯報的記者朋友參與本次討論會。會議于17:20分結束。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