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一種“新中式風格”最近在西方室內設計界流行,因其摩登攜手古典的風格而大受歡迎。
其實從17世紀起,西方設計師就崇尚充滿異國情調的東方裝飾藝術風格,從東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圖案上尋找靈感。“Chinoiserie”是法語“中國的”,“中國人”的意思,這個詞匯在18世紀中期被吸納到英語中,指當時非常流行的一種藝術風格——“中國風”,形容英國設計師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國題材創造的新形象。那時歐洲人對“中國風”商品的癡迷程度,不亞于現今中國人對巴黎時裝、瑞士名表的追捧。
如今的中國正敞開胸懷擁抱一切西方東西,而中國傳統圖案在西方設計界也迎來了新命運——西方室內設計師的作品中已很難找到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風”家具了,設計師們對這些圖案的運用更大膽、靈活,更有現代感。
中國元素再次被大量應用
今年上半年的巴黎家飾市場上,這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新中式風格”的織品和印刷品就搶了前幾年流行的夸張艷麗的花朵圖案的風頭。法國家具品牌羅奇堡(Roche Bobois)對東方元素的使用一向中規中矩,在其春夏作品展中展示了一套山茶花圖案的組合式沙發,產品價格從787英鎊到2542英鎊不等。成立于1992年的英國家具與壁紙設計品牌Knowles & Christou 展示了30年代優雅風格的細長腿柜子,柜子的玻璃表面印著靈動的花枝圖案,枝上點綴細小的花苞,流露出素雅恬適的浪漫風情。來自葡萄牙的設計公司Luisa Peixoto的Candy & Candy和Katharine Pooley家具則使用了深色涂漆,并配以柔和卷曲的線條作裝飾。
英國面料及壁紙設計品牌Fromental大膽使用中式風格的華麗手繪和刺繡圖案,設計了寶石光澤的壁紙;Boushka公司生產的新款枝形吊燈使用了水珠般垂下的紅黑兩色水晶鏈作裝飾,利用光影的效果能在墻壁上投射出類似中國畫中渲染的光影;意大利最富創造力和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Paola Navone的“新東方風格”餐具則以中國人物為主題圖案;更多的展品來自有“倫敦的Calvin Klein”之稱的Jasper Conran,他為擁有近250年歷史的英國著名餐具品牌韋其伍德 (Wedgwood)設計的中式風格裝飾瓷器,價格在17英鎊到175英鎊之間,十分暢銷。
中式風格的國際詮釋
巴黎紡織面料設計師Anne Gelbard認為正如中國以及整個東方在經濟和文化上重放光彩一樣,“新中國風”的盛行也是不可避免的。她設計的中國風與流行風混搭的印花織物加入了金、銀和青銅等金屬薄片,在迪奧(Dior)、伊曼紐爾·溫加羅(Ungaro)、克里斯汀·拉克魯瓦(Lacroix)、路易威登(Vuitton)、香奈兒(Chanel)等品牌的女裝秀中大放異彩。去年她成立了一家服裝公司Suites Parisiennes,舉辦了包括墻壁裝飾品、壁紙、亞麻桌布、窗簾在內的巴黎時尚公寓室內設計展,推出了頗具優雅氣質的中式圖案產品。她認為中國風并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影響,還是來自另一種文化的吸引,在作品中運用這些圖案使她意識到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但同時,Gelbard又迫切地想在東西方兩種文化中找到平衡,她對中式風格的重新使用在手法和色彩上都體現21世紀的特色。
在中式風格中加入個人理解的不只是Gelbard一個人,紐約室內與家具設計師Jonathan Adler也“試圖給傳統貼上自己的標簽”。Adler的新作品頗為有趣,拋光的鎳制或黃銅制竹節燈和鏡子,孔雀羽毛織錦窗簾,展現了他對中式風格的獨特詮釋,同時又通過簡單化和現代感的圖案設計使其更適合城市室內裝潢。他“熱愛佛頭、孔雀或竹子這些圖案,在作品中加入一點這樣的元素是對極簡主義的挑戰”。來自倫敦Taylor Howes設計公司的Karen Howes雖然處于另一塊大陸,但她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借鑒中國裝飾風格的想法與Adler不謀而合,“我記得上次‘中國風盛行是在前Kelly Hoppen時期(英國天才設計師,因大膽使用各種鮮為人知的材料營造奇特效果而在90年代自成風格),即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室內設計中使用竹子、黑漆和青花瓷。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更成熟了,對中式風格用得更有個人特色和現代感。”她在愛爾蘭設計的新旅館靈感來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茶樓,旅館內使用天鵝絨裝飾,色彩濃重,“我們吸取了傳統茶樓中的魅力,但盡量讓它不那么明顯,看上去更時尚。”曾經的高檔茶樓被注入新活力和現代感后,重新找到了昔日的魅力。但Howes表示她的作品中不會出現廟宇、香柱這樣百分百的東方標志物:“人們不再喜歡這些了,這并不是民族主義;我們設計屬于自己的東西,從格子屏風到涂漆高腳凳。”
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墻壁藝術家Flora Roberts則有不同看法,她認為傳統中式風格代表著西方對中國的一種理解,她的手繪中國圖案的壁紙在美術館、時裝商店等頗具現代感的地方仍然供不應求。她為Roberta Entwistle設計的美術館墻壁,靈感就來自17世紀中國專為英國市場設計的一張壁紙。
“新中國風”不容易過時
但即使是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很少把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運用到現代設計中。Knowles & Christou的設計師Yiolanda Christou在玻璃柜、壁紙以及面料上使用紫藤花和日本插花這樣的圖案,在日本、新加坡很受歡迎,“那些富有的亞洲人一面看到自己的歷史,一面又十分關注當下和未來,他們在自己國家很難找到類似的設計。” Christou的顧客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卻有一個共同點——對色彩和裝飾的追求,“對于自己家里的布置,人們更注重顏色和款式了。三年前,我們幾乎不生產壁紙,現在則成噸生產;以前設計師都很難得到我們的印花玻璃,現在顧客已經開始要求這些。裝飾一件家具其實沒有多少方法,所以我們的設計受到了歡迎,事實上它們也確實不錯。”
也許的確是因為設計得“確實不錯”,但這只是Christou的設計及其它類似東方風格的設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最近幾個月來,壁紙、面料和市內裝潢品上的這種新中式風格的花卉圖案流行得讓人無法抗拒,并且不容易過時,因為這些花卉圖案含蓄、節制,比如花苞代替了大朵盛開的花。“這些設計不艷俗,很吸引顧客;前幾年盛行的大花朵圖案就有局限性,因為一旦一種家具或壁紙進了家門,就不能輕易更改;你真的準備好了從此以后時刻都有滿墻的水仙花對著你咧嘴笑嗎?那種設計只適合商店櫥窗,我們的設計則更經典,更簡潔和中性,適合更多人。”
來自洛杉磯的室內裝飾設計師Kelly Wearstler贊同Christou的看法,“以前那種中式風格很容易過時”。她曾有好多年被這種中式風格吸引——18世紀設計師奇彭代爾(Chippendale)式的涂漆椅子、窗戶,草或竹子質感的壁紙,都曾在好萊塢影星家中或貝弗利山莊的酒吧中大放光彩,“其實,除了傳統韻味,中式風格也可以很現代。”
同時它也是多變的,澳大利亞印刷品設計公司Signature Prints的執行總裁David Lennie認為中式風格有兩個方向,“它可以是色彩濃重的,也可以是輕柔曼妙的。優雅的設計可以通過沉郁的色彩和怒放的花朵帶出濃厚的復古風情;也可以像現在流行的這樣用柔和的色調勾畫圖案。”David的公司幾年前推出的舊上海茶樓風格的壁紙曾在室內設計界轟動一時。
柔和優雅或是濃彩重墨,選擇權在你手上。不管怎么選,如Wearstler所說,“傳統中式風格的奢華浪漫結合現代室內設計的簡潔優雅,煥發出新的魅力。”誰能對有魅力的東西說“不”呢?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