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曾在國內雕塑界引起轟動的“第六屆深圳當代雕塑藝術展”移師成都華僑城美術館,艾未未、白宜洛、曹暉、馮峰、谷文達、陳長偉、程大鵬、徐冰、朱金石、thanoszakopoulossphyris(希臘)、JesusPalomino(西班牙)、ViaLewandowski(德國)等22位國內外藝術家的最新作品集體亮相,絕大多數參展作品可以用驚世駭俗來形容,比如耗資數萬元貼上金箔的真人骨頭、漂浮在空中長達80米的巨型鯨魚、近百個老鼠籠子組合成的建筑群……這些頂尖的建筑家們在表達他們眼中中國城市變化的同時,也在給“雕塑”一詞進行重新的定義和解讀。
開展之前,不少人都被美術館上空的景象鎮住了:一條長約80米的巨大鯨魚骨骸正漂浮在天上,透明略帶灰色的顏色和成都陰霾的天空融為一體。這條鯨魚正是北京藝術家程大鵬的雕塑作品《失重》,鯨魚其實是用高強聚氨脂材料做成的氣球,里面充的是氦氣。程大鵬的真實身份是一名建筑設計師,他說:“北京的城市格局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我就想表達城市建設帶給人們心理的一種巨大沖擊,而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所以就選擇了它!彼J為,城市建設是在創新同時也在破壞,自己這個作品還算不上批判,“因為每個小孩都會長青春痘,不可避免!睋檀簌i介紹,這個大鯨魚放完氣只有100多公斤,但在展出前的一個晚上,七八個工人連續充氣8個小時,用光100多瓶氦氣。
華南虎也成另類藝術品
《失重》暗示了動物和人類對尋求新的生存空間的渴望,同樣以動物作為主題的作品還有曹暉的《揭開你》系列,牛和羊被藝術家解剖了,它們的肌肉纖毫畢現地出現在觀眾面前;陳長偉的《熊貓》更夸張,一排憨態可掬的雄性大熊貓居然集體露出生殖器,有觀眾面對這件作品簡直不忍多看,匆匆從旁邊走過。不過最有“時效性”的當屬王書剛的《發現華南虎》,這件作品以一種戲謔的方式表達了藝術家對華南虎事件的態度。希臘藝術家thanoszakopoulossphyris的《中國大廈》是用近百個老鼠籠拼成壯觀的摩天大樓,他說:“我這個創意來自科幻片《銀翼殺手》,而中國城市的模仿復制也給了我如此震撼的感覺!
【故事】
做藝術不惜成“敗家子”
二戰蘇軍成全《背后故事》
【觀念】
雕塑的概念越來越模糊
當天,很多觀眾都在發出這樣的疑問:這些稀奇古怪的作品還能算是雕塑嗎?徐冰說,“其實現在的雕塑界限越來越模糊,你可以說我的作品是雕塑,也可以說是裝置或者綜合材料。”成都藝術評論家陳默表示,其實在西方藝術界,雕塑的概念早就發生變化了,我們所認為的那種很具體的“雕像式”雕塑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而現在普遍是以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來判定一件藝術品是不是雕塑。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