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意經濟成為新潮流的今天,城市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全球創意設計領域,中國力量也悄然興起?v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34個城市,都有效運用文化創意推動了當地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
全球19個國家的34個城市加入UNESCO“創意城市網絡”,中國是目前擁有創意城市最多的國家
從經濟角度看,城市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商業和工業兩大類型。在后工業時代,創意城市應運而生,成為今后城市發展的一個方向。如何界定創意城市,在理論層面仍然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但在實際操作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已經在世界范圍確立了一批榜樣,這就是2004年開始實施的UNESCO“創意城市網絡”項目。該項目分設7個類別,分別是文學之城、音樂之城、電影之城、設計之城、媒體藝術之城、美食之城、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城。
“創意城市網絡”上承UNESCO一貫倡導的文化多樣性原則,致力于聯結各自獨立發展的創意城市,織就一張覆蓋全球的網絡,分享創意經驗,共促人類發展。因而,“創意城市網絡”可視為全球創意經濟領域的“高端俱樂部”。申請加入該項目的城市,應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原則,經過嚴格的申報程序,通過國際匿名專家集體評審后才能入選。一旦申報成功,入選城市便可利用這一國際平臺與全球其他創意城市分享經驗、共創未來,正如UNESCO的宣傳口號,“如果你想在國際舞臺上獨樹一幟,彰顯所在城市的文化譜系,交流知識經驗并發展當地創意產業,請加入創意城市網絡!”
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全球已有19個國家的34個城市加入UNESCO“創意城市網絡”。我國是目前擁有創意城市最多的國家,包括深圳、上海、北京3座設計之城,以及美食之城—成都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城—杭州,在國際文化創意版圖中形成了一股方興未艾的中國力量,具備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和較強的影響力,為今后更多的中國城市加入“創意城市網絡”提供了成功范例,同時也為形成中國自己的創意城市聯盟奠定了基礎。
中國5城市之所以能夠成功入圍,主要原因就是近幾年來都非常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縱覽UNESCO“創意城市網絡”的34個城市,都有效運用文化創意推動了當地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其一,這些城市作為創意元素集聚的空間載體,大多齊備創意經濟發展所需的文化資源、科技手段、社會力量與政府支持,多因素相互聯結,能夠較為快捷地形成1+1>2的效果;其二,這些城市普遍接納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全產業鏈人才,包括創意萌發、創意生產以及創意普及等各個環節,具有相對集中且便于組織的高端人力資源優勢;其三,這些城市普遍在公共部門與文化創意企業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伙伴關系,這種伙伴關系整合了城市資源、釋放了市場潛能,在創意經濟的運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后,這些城市在工業化和市場化階段積累的經驗不容忽視,為本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國際化基礎。
在全球的經濟與文化競合中,較之國家層面的角力,創意城市所發揮的作用往往更為直接,扮演的角色更為靈活。由此激發我們一條全新思路,即在文化創意產業這一獨特領域,在中央政府頂層設計、省級政府原則規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發揮地方政府經營城市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根據城市自身的發展階段,率先形成跨區域、非正式的聯盟性組織,形成創意城市發展的協同效應。實際上,落實這一思路的實踐條件已基本成熟。一方面,縱覽我國公布的100多座歷史文化名城,可以比肩北京、成都、杭州、上海的城市不在少數,例如西安、南京、揚州、蘇州、景德鎮、重慶、青島、哈爾濱等等。另一方面,像深圳這樣的新興城市也不乏大連、無錫、東莞、珠海、廈門等與之并駕齊驅。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北京等5座城市能夠率先穎脫而出,入選“創意城市網絡”,其突出的共同點就是近幾年來,都非常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中國創意城市網絡聯盟,應該更加專注于創意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和帶動效應
在當今世界經濟文化格局中,創意城市如同一個個戰略高地,處于國際文化爭鋒與經濟競爭的最前沿。積極借鑒UNESCO“創意城市網絡”思路,帶動我國自己的創意城市網絡聯盟建設,吸收及至培育有條件、有潛力的國內城市參與其中,理應成為壯大我國文化軟實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手段。
首先,在組織機制上,中國創意城市網絡聯盟應更加注重對社會力量的運用。專業研究機構、高校、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往往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具備了較為長期、全面和深入的把握,且大多擔當著產業界和政府的智囊,由它們牽頭組建聯盟在手續上更為便利、形式上更為靈活、運行上更為專業,且在聯盟啟動并運轉成熟后,可以逐步轉為政府間的官方正式合作。
其次,在分類機制上,可以參考但不必機械套用UNESCO“創意城市網絡”的7個類別。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地方文化類型紛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各異、程度不一,如果僅以文學、音樂、電影、媒體藝術、美食、設計、手工藝與民間藝術歸類,可能將一些具備特殊潛質的城市拒之門外。同時,對于媒體藝術這種城市類別,全球目前僅有法國里昂一座城市榮膺,在我國更是難以找到與之對應的創意城市,幾乎失去了類型意義。因此,對于國內的創意城市網絡聯盟而言,應該更加專注于城市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特別是其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和帶動效應。
最后,在運行機制上,應以重點城市為骨干節點,特色城市為拓展延伸。作為UNESCO“創意城市網絡”的成員,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北京等5座城市已經成為全球級別的創意城市,在中國本土創意城市網絡聯盟的架構中,理應充當中堅力量,作為骨干節點。從其經濟地理上的分布來看,上海與杭州成犄角之勢影響“長三角”,北京對“環渤海”形成強勢輻射,深圳則帶動和引領著“珠三角”,成都坐鎮大西南區域中心。著眼五大骨干節點,以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為參照,以城市創意特色為方向延伸布局,具備影視及動漫特色的長沙、無錫,依傍美食特色的廣州、南京、重慶,秉承音樂傳統的哈爾濱、青島、廈門,傳承手工藝與民間藝術的景德鎮、東陽、遂寧等眾多城市,即使目前無緣UNESCO“創意城市網絡”,仍可依托國內創意城市網絡聯盟,通過骨干節點城市吸收最前沿、最高端的國際經驗,同國內創意城市交流分享發展心得和理念思路,形成外能緊跟世界步伐,內可連縱兄弟共榮的良好局面。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