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抽象畫”,許多人馬上會聯想到肆意濃烈的色彩和完全不知所云的畫面。但是,日前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奧地利新抽象繪畫展”上,六位奧地利著名畫家帶來的“新抽象畫”卻使人們對抽象繪畫有了新的理解。 與其說這些畫作是“抽象畫”,不如把它們理解為西式的“大寫意”———從這些畫作中,你可以發現森林湖泊,甚至毛茸茸的“微生物”。發布會現場,記者就如何欣賞這些歐洲大師的現代作品請教了有關專家。中國美術館馮遠館長認為,對于這六位畫家作品的理解,觀眾完全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憑借自己的興趣和角度,發揮想象,既可以將畫面某些形狀聯系現實中的物象,也可以完全從點線面的安排,色彩的搭配,畫面的氣氛、節奏等來欣賞。美術評論家指出,實際上這些“新抽象繪畫”作品中確實有具象到抽象的過渡特征,比如畫中出現似山似海的景象,或猶如植物的形狀等,這也說明藝術創作不可能完全超越客觀物象。雖然從字面上理解抽象藝術是遠離客觀物象的,但實際上“抽象”始終與“具象”保持著一定的聯系,這也正是當今抽象繪畫的一大趨勢。“奧地利新抽象繪畫展”將從即日起持續至7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