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阿斯》
《2000年胖男》
法國香榭麗舍大道的巴黎大皇宮于10月25日開始舉辦一場主題為“抑郁———西方的天才與瘋狂”的藝術展,揭示了眾多偉大的作品是如何從藝術家內心的抑郁中誕生而來。 展覽的開端和結束都是兩座男性雕像,同樣的姿態———手托下巴支在膝蓋上憂傷地沉思,但是創作時間相隔2000年。第一座是著名的公元前雕塑《埃阿斯》,他是希臘英雄,俄琉斯之子,特洛伊戰爭后自殺;最后一座是英國藝術家羅恩·莫克的雕塑《2000年胖男(big man from 2000)》,一個禿頭肥胖的巨型裸體男子,蜷縮在一個角落里,扭曲的形狀令人感到壓抑窒息,給人心理上的強烈震撼。 這個展覽的將近300件展品基本是從全世界50多個博物館和個人收藏者手中租借的,其中包括了眾多大師的作品,從畢加索到愛德華·蒙克,從凡·高到戈雅,從羅丹到德拉克洛瓦。其中包括德國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的標志性作品,1514年的版畫《憂傷Ⅰ》,在圖的右上角有一個四階幻方,幻方最后一行中間兩位為“15”與“14”兩個數,連起來代表作品的創作年份1514年。畫中的幻方、復雜的多面體、球體以及暗夜天空下思索的女子,都象征著對于數學難題的長期探索無獲而產生的憂郁情感。 “抑郁并不意味著負面作用。”館長杰拉德·儒戈尼表示,“相對來說,透過西方的文明,它可以給偉大的藝術家以力量和靈感。這次展覽就是向公眾展示抑郁的復雜和多元。” 從歐洲中世紀始,抑郁被認為是一種疾病。10年前儒戈尼館長提出舉辦這樣一場展覽時,并沒有得到巴黎藝術界的支持,那時巴黎的文化精英們認為沒有人能夠將沮喪和藝術聯系起來。然而時過境遷,現在抑郁在法國是一個很持久的討論話題。 此次展覽將于明年1月16日在巴黎結束,然后前往德國柏林的新國家畫廊繼續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