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首屆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預展及媒體見面會在深圳華僑城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雙年展總策展人張永和,深圳市文化局美術總監董小明,深圳市規劃局局長王芃,深圳市文化局局長陳威,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展覽總策展人張永和、市文化局局長陳威、市規劃局局長王芃等對此次雙年展進行了介紹,并回答了到場媒體的問題。 明天下午,首屆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將在深圳華僑城OCT當代藝術中心隆重開幕,屆時,深圳市民不僅能夠欣賞到一場主題為“城市,開門!”的國際化多學科展覽,還將更深入了解到當代城市發展現狀,以及中國正在發生的有關城市和建筑的文化現象。 雙年展(biennial)是當今世界通常采用的一種制度化的藝術展覽形式,旨在反映當代世界藝術的前沿探索與當前面貌,為全球文化互鑒融合的一大樞紐。展覽一般隔兩年或若干年周期性舉行,可視為同類國際性展事的代表性概稱,是城市間進行文化藝術及城市品牌競爭的手段之一。 此次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規劃局、文化局、深圳大學、深圳報業集團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承辦,其基本宗旨是強調非贏利性、學術性和超前性。本屆雙年展的總體架構由組織委員會、策展人和學術委員會三方構成。經廣泛征詢業界專家意見,組委會聘請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筑系主任張永和擔任策展人。 據張永和介紹,此次展覽的主題定為“城市,開門!”,旨在向大眾介紹城市發展的現狀。在他看來,建筑是城市的外在形態,但是城市卻遠遠不是這些建筑的組合。此次展覽就是要以城市和建筑作為平臺,既探討建筑與城市的融合,又探討當代城市文化問題。與大多數建筑類雙年展相比,這次的展覽強調中國正在發生的有關城市和建筑的文化現象,通過一系列導展方式,使高度專業化的展覽可被非專業人士及都市居民解讀和欣賞,同時還將引入大眾文化因素,讓更多普通市民參與。 專業性展示如何讓觀眾看明白?現場將設置周全的導展系統,不僅提供導展手冊,還在展場設置了多臺電腦,觀眾在看展過程中有何不清楚都可隨時登錄網站進行查詢。現場每幅作品前都有詳細的介紹,并在展場間布置很多條幅,上面寫著作者對建筑和城市文化形象化理解的語句。 有關人士表示,此次雙年展有三大特點。一是它是首個以城市(或城市化)為長期固定主題的大型藝術展,是世界雙年展中的新品種。二是遵循國際慣例采用獨立策展人制度,以建立規范的運作機制。三是注重與公眾交流溝通。 解讀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 1.在國內許多城市已經有雙年展的情況下,深圳為什么還要搞雙年展? 組委會表示,之所以要舉行城市\建筑雙年展是基于深圳自身的文化戰略和城市特點。 深圳提出“文化立市”、建設“設計之都”、發展文化主導產業等目標,體現了年輕的深圳對發展自身城市文化的高度重視。作為深圳文化戰略的重要部分,深圳希望通過舉辦城市\建筑雙年展,將關注藝術的目光聚焦到當下最令全球矚目的城市化進程及建筑活動中,促進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建設的良性互動和健康發展,從而逐漸確立深圳在當代文化藝術中的地位。 深圳是城市化最為迅速的城市,深圳在保持高速度發展的同時,在城市規劃、城市環境建設方面也得到世界性的肯定。在深圳特區成立25周年之際,創辦一個關注城市化的藝術展覽制度,不斷反思、總結和交流,這是年輕的深圳走向文化成熟的開始,也是深圳25周歲生日非常有意義的紀念禮物。 2.由于有企業贊助,如何保證雙年展不受商業因素的影響? 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雙年展將是一次具有較高國際學術水準的展覽。首屆雙年展資金來源主要通過政府撥款和企業贊助,實施主體為雙年展組委會。本著展覽非盈利性的宗旨,在支持機構的選擇上,組委會接觸的都是在深圳本地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知名度的贊助企業,最終能進入組委會的支持機構數量只鎖定為5家。 組委會從一開始就與贊助企業之間有協議,確保雙年展不受商業因素的影響。支持方通過對雙年展的贊助,參與雙年展的組織工作,展示企業的文化品位和共同的對城市與建筑的關注。 3.雙年展有哪些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本屆雙年展的成功推動深圳市公共藝術基金的建立。今后公共藝術基金將作為雙年展的固定資金來源,并希望在未來條件成熟時將組委會過渡為獨立運作的董事會,作為雙年展固定的運作主體。同時深圳市也在醞釀更大的雙年展固定場地,考慮各國建立專館的可能。深圳市還會借助本屆雙年展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展覽的各項制度。 4.雙年展名稱中:“城市”、“\”、“建筑”各有什么含義?深圳雙年展應該是一個國際性展覽,但展覽名字為什么沒有冠以國際兩個字?會不會讓人覺得是深圳的一個地方展覽? 市規劃局有關人士表示,深圳雙年展的固定主題是城市或城市化。在這一主題之下,雙年展尤其關注城市與建筑的關系,“城市\建筑”中的“\”是計算機語言中的子目錄符號,表示后者對前者的從屬關系,也代表著深圳逐漸形成的城市設計主張,即建筑從屬于城市而不是獨立甚至突出于城市。這一名稱表明了雙年展的重點和立場,實質也是策展人選擇參展作品的基本標準。 關于要不要冠以“國際”這個問題,組委會人士說,“作為國際化城市的深圳應該有信心在展覽實質內容和水平上,辦出國際特點,而不是僅僅靠名字。國際上著名的雙年展都沒有冠名國際,我們也可以說是遵循國際慣例。” |
![]() |
媒體見面會 |
![]() |
與會的領導,左起:董小明、王芃、陳威、刁鐵軍 |
![]() |
策展人張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