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已決定在明年一月正式推出新的奧運會標志。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標志才能充分體現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特色呢? 意大利2006年都靈冬奧會組委會的形象與宣傳總監安德里亞·瓦尼爾說,意大利和中國都是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國家,因此都靈冬奧會和北京奧運會在設計標志時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是:如何把這么豐富的歷史文化體現在一個簡單的標志中。 在意大利,人們都對冬奧會標志懷有很高期望,但對于標志所要表達的主題,眾說紛紜,不一而足。因此在開始面向社會征集標志之前,組委會首先明確了標志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設計者才能在這一思路的統籌下去設計。瓦尼爾說,由于世界對意大利的歷史都已很了解,因此都靈組委會在明確標志主題時,認為應更多地側重意大利的現在和未來。 斯考特·吉文斯是今年初美國鹽湖城2002年冬奧會的創意總監。他認為,鹽湖城冬奧會的標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在確立設計思想時,考慮到世界各國電視觀眾、本國人民和鹽湖城當地居民三個不同方面的需求。既要讓其他國家的觀眾能夠理解標志的內涵,也要讓本國人民對標志所表達的美國文化給予認同,也要讓標志設計出來后,當地人能為這一標志感到自豪。如果僅是照顧到其他國家觀眾的需求,那么標志就會臉譜化,缺乏新意;但如只照顧到本國人民的意愿,那外國人就看不懂這一代表全球性體育盛會的標志。鹽湖城的標志既非世界的,非國家的,也非當地的,而是三者之間的平衡。 來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組委會的形象與標識部經理西奧多·瑪莎里斯——金得爾,負責對這屆奧運會的會徽、吉祥物和火炬等奧運會視覺形象進行創意。雅典奧運會的設計也已博得國際設計界的交口稱贊,但是瑪莎里斯認為,要說雅典奧運會設計成功的“秘訣”,那就是要忠實于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要挖掘出歷史文化的本質。標志并不只是個單純的設計問題,而是要看是否適合于某一個特定的組委會。她建議,北京奧組委可以立足以自身的各種資源,從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尋找設計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