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服裝設計不同于梭織服裝設計之處,是光懂針織工藝不懂服裝設計或者光懂服裝設計不懂針織工藝都不容易設計出理想的服裝。只有針織服裝設計人員既懂服裝設計藝術又懂針織工藝技術,并且能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設計生產出符合當代消費需求的高檔次針織服裝。所以培養針織服裝設計人才,要重視針織工藝技術與服裝設計藝術的完美結合。 (一) 針織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一以應簡潔、高雅為主格調 針織面料因其內部的線圈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伸縮性、柔軟性、多孔性、防皺性,而且針織面料有各種肌理效應,平坦的、凹凸的、縱、橫條紋、網孔等豐富多彩。針織服裝設計中更應突出其面料特有的質感和優良性能,要彩用流暢的線條和簡潔的造型來強調針織服裝特有的舒適自然性,款式變化不宜太復雜,因為任何過分夸張的設計構思及復雜繁瑣的結構手法,不但難有出人意料的效果,還會失去針織面料應有的質感性能優勢,所以針織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一般應以簡潔、高雅為主格調。同時為了避免和彌補因造型簡單而產生的平淡呆板感,設計時可在面料組織、色彩、圖案、裝飾上多加考慮,力爭出奇制勝。 (二) 針織服裝的色彩設計除了考慮"流行",還要考慮機能性和舒適性 針織服裝的一個主要優點就是柔軟舒適,隨意自然。但必須強調服裝的實用效果與藝術效果的統一,增強針織服裝外觀舒適性和藝術性。聊了注意應用"流行色彩"外,針織服裝因織物圈的肌理效應,色彩設計與服裝的服用機能的結合也不可忽視。如體育運動服常用強烈飽和的對比色,以達到相互襯托,易于辨認的目的,其中體操、跳水等運動員還要求輕盈絢麗的配角,并十分注意運用色彩的擴張感和收縮感來體現運動員的身體,使藝術造型更加完美;家居服中,因居室是休息的場所,它所需要的應是柔和的色調,服裝色彩和線條都要相應的柔和,使服裝的實用效果與藝術效果得到更好的體現,滿足人們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舒適需要。總之,色彩設計除了要考?quot;流行",還要考慮機能性和舒適性。 (三) 針織服裝設計中必須強調針對性地選擇面料 首先面料的選擇應根據不同的服裝種類,選擇不同原料和組織的針織物以體現款式的特點。如普通內衣應選擇吸汗、透濕,柔軟舒適的天然纖維紗線編織的平針組織或羅紋組織針織面料;裝飾內衣除在選擇舒適面料,更重要的是考慮面料的審美特征,如花邊或經編襯緯花色組織的織物;制作外衣就應選擇尺寸穩定性好,比較挺括的經、緯編提花織物或復合織物等。此外還可以開展各種不同質地和風格的針織或其它面料的混合設計,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要。實際上針織面料因其可以應用各種紗線在各種不同的針織面料設備上編織,并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后整理,所以能形成各種肌理效應:如平坦的、凹凸的、網孔的、波紋的、軋花的、彩色的,具有閃光感、絲絨感的,呢絨感的,仿裘皮、皮革的,厚重的、輕薄的等等,可謂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再加上面料本身的舒適性,如果把這些與要表現的服裝時尚結合在一起,必定能增添針織服裝的藝術感染力。 (四) 針織服裝設計中應充分利用面料的特性 1、充分利用針織物的伸縮性 針織面料因其良好的伸縮性,在樣板設計時還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為為造型而設計的接縫、收褶、拼接等,可以利用面料本身的彈性或適當運用褶皺手法的處理來適合人體曲線。 那么面料伸縮性的大小就成為在樣板設計制作時的一個重要的依據。梭織服裝樣板最終與包裹人體所需要的面積相比一般都大一些,即相對于人體有一定的松量。而針織服裝則根據采用的面料結構而有所不同,若彈性特別大的面料,設計樣板時不但不留松量,它的樣板尺寸既可以和人的圍度尺寸相同,也可以考慮彈性系數而縮小其尺寸。 2、巧妙利用織物的卷邊性 針織物的卷邊性是由于織物邊緣線圈內應力的消失而造成的邊緣織物包卷現象。卷邊性是針織物的不足之處。它可以造成衣片的接縫處不平整或服裝邊緣的尺寸變化,最終影響到服裝的整體造型效果和服裝的規格尺寸。但應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針織物都具有卷邊性,對于具有卷邊性有織物,在樣板設計時可以通過加放尺寸進行挽邊、鑲接羅紋、滾邊或服裝邊緣部位鑲嵌粘合襯條等方法解決。有些針織物的卷邊性在織物進行后整理的過程中已經消除,避免了樣板設計時的麻煩。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聰明的設計師,在了解面料性能的基礎上可以反弊為利,而利用針織物的卷邊性,將其設計在服裝的邊口處,從而使服裝獲得耳目一新的外觀風格,特別是在成型服裝的編織中還可以利用其卷邊性形成獨特的花紋或分割線。 3、格外注意針織物的脫散性 針織面料在風格和特性上與梭織面料不同,其服裝的風格不但要強調發揮面料的優點更要克服其缺點。由于個別針織面料具有脫散性,樣板設計與制作時要注意有些針織面料不要運用太多的夸張手法,盡可能不設計省道、切割線,拼接縫也不宜過多,以防止發生針織線圈的脫散而影響服裝的外觀和服用性,正確的做法是運用簡潔柔和的線條與針織品的柔軟適體風格協調一致。 4、勿忘注意針織物的保型性 尺寸不穩定是某些針織物的缺點。它除了與織物的組織結構、織物密度有關外,還與使用原料的性質有關。如棉針織面料有較大的收縮率,縱、橫向都有,其收縮時間也很長。所以設計樣板時要考慮適當增加一定的回縮率來避免這一缺點對服裝規格的影響。此外針織服裝的袖籠吃縱量不宜過多,袖山處需用嵌條來增加袖子的立體感、尺寸穩定和牢度。 (五) 針織服裝設計中應適當運用裝飾手段 針織服裝設計中裝飾手段的運用也很重要。可以將鑲、嵌、滾的工藝手段運用于針織服裝裁片的邊口和接縫處,用以增加裝飾效果;可以用水鉆、珠片等小的裝飾品對簡潔的針織服裝進行增色。如在素色的針織服裝上加一條裝飾拉鏈,這條拉鏈不僅起到連接衣片的作用,更對服裝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應用印、織、刺繡各種圖案與字母的面料,尤其是應用形象簡潔、節奏明快的幾何條型圖紋面料進行靈活接拼搭配,形成一種裝飾手段都可以服裝別具一格,典雅高貴。 (六) 針織服裝設計中應考慮運用針織良好的生產性和成形性 不同的針織機上,通過工藝變化生產各式各樣組織的面料。梭織面料上的豎條花紋織物可以被設計人員設計成拼接的波浪型,而在針織服裝上可以選用波紋組織的面料來表現同樣的外觀效果。這樣一來,既可以豐富面料又可以節省多道工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針織獨有的成形性是形成針織服裝的一個優勢。它是利用針織機在編織的過程中通過改變針床的針數而改變織物的幅寬,也可以利用密度的調解和織物組織的變化來實現造型,節省梭織服裝運用切割線或省道造型的復雜工藝。這些手段直接減少裁剪和縫制等加工工序,節省制作時間和原材料,最終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針織具有的成形性還使其產品的滿足性比梭織物強,如一些特殊的板型,像帽子、襪子、柔軟舒適的內衣以及在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國防等方面的功能服裝及用品,針織都能夠很容易成形,而梭織物在這方面則要麻煩得多。特別是隨著新材料的出現、編織技術的發展,成型服裝變化手段的增多,針織成型服裝可以在款式、色彩、原料上流行變化快,能使緊隨流行進行產品更新變得簡單快捷。針織成型服裝的這種優越性是梭織服裝無法比擬的。 此外針織服裝的縫制工藝設計與梭織服裝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區別是采用的縫跡類型不同。梭織服裝應用鎖式縫跡較多,而針織服裝以應用鏈式縫跡為主,包括單雙線鏈式縫跡、包縫縫跡、繃縫縫跡等。所以針織服裝的縫制設備也要相應地比梭織服裝復雜得多。 由此可見針織服裝設計與針織面料關系密切,設計中必須重視針織結構對服裝設計的影響,只有要保證對針織物的結構和性能深入了解職的情況下,才能在服裝設計中對針織面料揚長避短,充分表現設計者的設計構思。因此培養針織服裝設計專門人才是針織服裝消費需求迅速增長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技術優良審美水平高的針織服裝設計人才的需要。而且培養針織服裝設計專門人才要重視針織工藝技術與服裝藝術的完美結合。北京服裝學院在原有服裝設計教學的基礎上,結合針織工藝技術特點,設置專門的針織專業方向,探索培養針織工藝技術與服裝設計藝術相結合的針織服裝設計專門人才培養的道路,推動行業的進步和針織服裝的發展。(李心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