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山東”設計大賽的參賽者也許都會關心這樣一個問題:設計專家們如何進行一件具體作品的創意設計呢? 針對這個參賽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協平面設計藝委會副主任何潔詳細談了他的觀點:“第一步要熟悉資料,知道這個活動的全部系列,盡可能多地獲得相關內容和信息。第二步要確定自己的表現方法和手段,這種方法和手段一定要有個性和特點。第三步要在已經有過的材料基礎上進行定位,可以是情感定位、宏觀定位、人文定位、自然景觀定位等等。第四步要確定視覺符號和視覺語言,一件設計作品的主題是一定的,但藝術表現是無限的。第五步要不斷地反思、對照,看主題與表現手法的統一是不是達到了極致,視覺的張力夠不夠,心理震撼夠不夠,有沒有出彩的環節。第六步要處理細節,精心安排,不斷調整,尋找最佳方案。” 這些詳細的步驟可能對每一位設計者都是非常熟悉的,但在現實創作中未必能夠做到,從收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設計作品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在何潔教授看來,前期準備工作非常重要,當前設計教育往往只重視設計創意的結果,放棄或不重視過程,這非常不足取。另一方面,由于對電腦的過分依賴,使手動表現能力漸漸喪失,而在從大腦思考到筆端具體表現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變化多端的藝術效果。真正的設計師是用腦子來做設計的,否則作品會非常單一。另外,他認為設計者對視覺語言的表現還不夠豐富,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對視覺語言表現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副院長趙燕說:“在追求畫面簡潔的同時理應明白,簡潔并不等于簡陋,畫面表現過于簡陋往往造成視覺語言單一,這與設計師的信息面很有關系,一個成熟的設計師要想創作出好的作品,必須要有相當的信息積累,盡可能多地了解業內基本情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了解當前平面設計領域的整體走向等等,包括參加各種各樣的大賽,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 在作品評選過程中,大家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急于創新,挖空心思地創意,但真正好的創意作品是什么標準呢? 趙燕教授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必須要緊扣主題,這種緊扣主題的方法可以是平鋪直敘,也可以是一種創意語言,但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畫面必須有新意,不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另一方面,即使是創新也要符合平面設計的基本規律,這要靠扎扎實實的基本功作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七設計室肖勇說:“一個優秀的創意首先要吸引人,有新意,但新意并不等于奇怪,它表現的是一種視覺語言,用來傳達信息,樹立一個觀念,而不是求其特殊性,它像詩一樣,有獨特的語言,不是越怪越好,最終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談到公益設計的創新性,他說:“公益廣告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和號召力,創意必須要考慮,它要具有引起共鳴的效果,不僅是追求一個具體的個性,它不同于純粹意義上的廣告,它要影響人們的心理、思想,引起共鳴,人們才能支持它、重視它、宣傳它。” 由于時間倉促,我們僅僅與三位著名平面設計家進行了簡單交流,但從他們的觀點中可以獲得一些非常有意義的啟示:平面設計不是僅靠創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除了在創意上花費心思外,扎實的專業信息積累,廣泛了解相關內容,熟練運用視覺語言,反復檢查修改作品對一名設計師來講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亟待提高的。 附“山東青年美展——‘平安山東’主體招貼設計大展”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 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大為 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戴志祺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李榮海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楊松林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陳漢民 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設計藝術委員會主任 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 潔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協平面設計藝委會副主任 王 敏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 潘魯生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學術委員會委員: 趙 燕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副院長 馬 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裝潢系副主任 吳 勇 中國青年出版社設計師、中國美協平面設計藝委會委員 周 峰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孔新苗 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肖 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七工作室 劉慶孝 山東藝術學院設計系教授 苗登宇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裝潢藝術設計系副主任 石增泉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副院長 岳曉泉 青島大學美術學院平面設計教研室主任 秘書長: 苗登宇(兼)、石增泉(兼) 副秘書長:仇宏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