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七藝節開幕式還有150天之際,以“七藝節”會標為圖形,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巨型風箏悠悠然地騰起在西湖上空,成百上千名觀眾仰起脖子舉手歡呼…… 與此同時,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一只由我國著名美術家韓美林設計的俏皮“戲猴”橫空出世。“七藝節”開幕式主創班子初步確定,曾經執導過杭州人熟悉的大型舞劇《玉鳥》的導演丁偉,成為本屆開幕式的總導演。 昨天,西子湖畔傳遞著歡樂,記者采訪了沉浸在興奮之中的三位創作人員。 江南風箏王的心愿 昨天下午,天公作美,西湖邊微風拂面。巨型風箏制作者———被譽為“江南風箏王”的工藝大師張志剛緩緩地舒了口氣。好風憑借力,但是否能送這只巨型風箏放飛上天,老張的心里并沒有底。 張志剛已步入花甲之年,昨天下午他卻像一個小伙子一樣精力充沛,指揮著現場浙江風箏協會的近10名同事。這只以“七藝節”會標為圖形,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78平方米超大型風箏耗費了老張一個多月時間設計。風箏采用帆布縫制,骨架為炭鋼材料結構,重量約15公斤。 五位大漢先將風箏護送上游艇,游艇漸漸遠離堤岸,老張和同伴們松開手中的牽繩。這是怎樣的一種放飛啊?一撥花甲之年的人們,像孩子般快樂,待清風襲來,便一個勁地往前跑,還不斷地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那只巨鳶乘風而起,“七藝節”的會標醒目而耀眼,風箏拖著一條紅色的尾巴,上書“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巨型風箏并不孤單,它的身邊圍繞著一些或是畫著張飛臉譜的風箏,或是印有小猴圖案的風箏。昨天,張志剛和他同事們把這些親手制作的風箏贈送給過往的游人,于是,男女老少都參與到了這次風箏放飛的活動中。 風箏上天,老張樂了,他說“我很高興作為民間藝術家,參與到了藝術節的活動中”。 韓美林:我是杭州女婿 韓美林以繪畫動物聞名,他筆下的貓咪憨態可掬,目前在書畫市場上價格不菲。而記者卻意外打聽到,韓美林為本屆藝術節創作吉祥物分文不收,在一周時間內四易其稿,最終完成了一副“戲猴”圖。 這是一只靦腆的小猴,紅臉微笑地蹲在一面戲劇臉譜之上。韓美林用國畫的潑墨手法著重黑色,“國外的標志很少用黑色,而我們國家的水墨畫啊剪紙啊,都偏重淡淡的黑色,我想以此將兩者區別開來。同時,也運用強烈的色彩對比,給小猴穿了一件翠綠的小褂。今年是猴年,而猴子又是中國人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物,特別容易親近。” “至于下方的戲劇臉譜嘛,中國藝術節主要以戲劇等舞臺藝術為主,悲歡喜樂正是戲劇的表現,于是,我采用了一半臉兒哭一半臉兒笑的戲劇臉譜來代表藝術節。” 接受記者電話采訪的韓美林身在北京,他向記者透露,之所以無償為“七藝節”創作,那是因為他是杭州女婿,而他的母親也是浙江人。“父親在我兩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母親,是來自浙江的風土人情。” 據悉,今年10月,韓美林美術館將在杭州植物園落成,館內將陳列2000多件韓美林的作品。“人家說起來是太太嫁給了我,而實際上,我卻是隨她嫁給了杭州。”韓美林說,他已在杭州買了房子,準備在西子湖畔安度晚年,也很可能9月就提前來杭,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 ■開幕式導演的西湖情結 “七藝節”省籌委會辦公室昨天公布了開幕式文藝演出主創班子,總導演是中央民族歌舞團首席編導丁偉。 對于這位看似和藹,但排練時要求異常嚴格的導演,杭州觀眾或許不會陌生。杭州歌舞團大型舞劇《玉鳥》就是由他親手執導的。作為國家一級編導,丁偉在國內外舞蹈比賽中獲得過很多大獎,比如舞劇《媽勒訪天邊》,《小河淌水》,還有近年來的南寧民歌節,他的編導風格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記者昨天致電丁偉時,他正在外地排練。丁偉說,今年春節他幾乎就是在杭州度過的,初三就到杭歌報到,進一步修改《玉鳥》。 “數年前,我就和杭歌合作編導《煙雨斷橋》,接著又是大型舞劇《玉鳥》,現在是執導藝術節開幕式晚會。良渚文化的底蘊賦予浙江靈氣。4月底,我會再次來杭,全面投入到藝術節開幕式的工作。”丁偉口風緊是出了名的,他說自己喜歡實實在在地做了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