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世界建筑師大會”申辦標志,到“2008北京申奧”神采飛揚的標志;從驕傲地豎立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三九集團標志,到暢銷世界的康佳與創維集團的品牌標識,這些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標志,無一不是出自深圳的平面設計家之手。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近10年來,深圳的設計行業和設計水平在全國乃至亞洲都已處于領先優勢。深圳,已經成為亞洲設計的重鎮,中國現代設計的核心城市。 為何年輕的深圳能屢屢在全國的設計大賽中創出佳績為何眾多的國內設計大師都愿意選擇深圳作為自己拓展事業的舞臺許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頗為好奇。似乎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好奇,最近深圳市政府又向外界提出了一個頗為新穎的奮斗口號深圳要成為中國的“設計之都” 設計是一項最具個性化色彩和創造性勞動的工作。將設計作為一個城市的特色和品牌,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深圳設計界人士對這個口號的反應自然是十分振奮,而外地的一些人士則懷疑深圳為何要將設計作為自己的城市形象品牌深圳能夠成為中國的設計之都嗎設計師們頻出精品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平面設計在中國展》和其后的《華人平面設計展》就都選擇了深圳作為展示舞臺。設計業沉寂數年后舉辦的“’03深圳設計展”仍然選擇深圳并以深圳作為主題,決非偶然,而是有其內在的必然性。這必然性就緣自神似,即深圳與設計具備相同的氣質、相似的靈魂。 平面設計師李博峰曾經設計過這么一個作品,叫做“創造力由深圳贊助”,畫面上,一個火柴盒里裝著數根火柴,火柴暗喻深圳而火柴盒則暗喻平面設計。“設計就是創新之都,深圳的根本就是創新”,在這些奇思妙想的背后,孕育著一個潛信息深圳與設計的靈魂是一致的,這個靈魂歸根到底就在于創新。 深圳和“設計之都”其實只有一步之遙,正因為設計與深圳有著不解之緣,使得平面設計在深圳屢屢取得輝煌成績。 陳紹華創作的2008年申奧標志“太極五環”,是一個現代與傳統結合、國際與民族相融的圖形;王粵飛的“1998世界杯海報”,獲1998年法國世界杯足球海豹友誼獎,入選第17屆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作為設計業神殿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只有5名中國會員,其中深圳占據2名。王粵飛說,“城市和設計師之間是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沒有社會對設計價值的認同,設計師就沒有生存空間。” 在設計師們頻出精品的同時,百姓在相關領域的審美水平也突飛猛進。在今年2月22日的“2003年深圳設計參賽作品展”暨“我最喜愛的設計作品”的頒獎儀式上,記者了解到,市民們填寫了2000余張選票,這說明深圳市民對平面設計已經傾注了極大的關注和熱情。今天深圳在平面設計領域里積淀了厚實基礎,這基礎使得深圳離“設計之都”越來越近了。提高深圳設計業整體素質亟待重視 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的城市,深圳的設計前途肯定是光明的,而目前深圳設計的危機也確實存在。一些專家認為,深圳要成為設計之都,至少需要達到4個目標第一、設計藝術水平達到全國乃至國際一流,并形成“深圳設計學派”;第二、深圳要成為設計人才的聚集地和創業樂土,讓設計藝術大師層出不窮;第三、設計與產業緊密結合,形成產業鏈條,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成為GDP新的增長點;第四、設計藝術作品被納入城市規劃,與環境相融,讓人們在深圳處處感受到美。 據了解,目前全國設計方面的專業院校有1300多所,而深圳則為數不多。深圳優秀的設計公司和設計師在國內設計界乃至國際設計界都是一流的,但是只是一小部分人。陳紹華、王粵飛和曾軍、黑一煬等“五人行”青年設計師,他們的名字目前都是中國設計界的驕傲和亮點。但深圳要成為“設計之都”,僅有幾個亮點是不夠的,如何提高深圳設計業的整體素質和平均水平是深圳設計業界亟待考慮的一個問題。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