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6日,第15屆米其林輪胎設計大賽的學生作品在底特律展出。15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專業學生展出了他們引以為豪的作品。 輪胎設計,作為汽車設計獨立出來的一部分,它所引起的注目絲毫不亞于前者。而其設計的重點也從功能性逐步轉向概念性,文化因素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輪胎設計專業的學生們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對于他們而言,未來的輪胎不僅是駕駛的必要工具,更是一種文化藝術的體現。今年,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中國成了學生們設計輪胎的主要靈感。 將中國元素和米其林PAX輪胎系統結合在起來,成就了2004輪胎設計獨有的東方風情。
NickRenner的設計主要著眼于中國的竹子和水墨畫所透射出的文化哲理。輪胎的設計上既包含竹子的美麗身姿,同時借鑒了它們的精巧動能。設計師通過竹子給予的靈感,將之運用于輪胎的輻條上。輕巧、簡單、中空等概念從輪胎的各個部位都能得到體現。尤其是為了增加輪胎受重能力,設計師采用了折疊技巧。此外,NickRenner將輪胎的制動裝置集合于輪胎的中央部位,這樣就能降低對輪胎的阻礙,最大化利用它的動力和效率。
JeffHammoud的設計則正好與NickRenner的設計形成鮮明對比,他采用了中國最具傳統意義的寶塔建筑、龍爪以及人類的脊梁骨等形狀。其中,脊梁骨狀的輪胎輻條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在功能上,這樣的輻條能起到輪胎緊急制動后緩沖的功能。此外,輻條頂端還運用了龍爪的設計,龍爪勾住輪胎邊緣部位,既精巧又華麗。整個設計寓意“長壽”和“歡快”,這恰巧也符合輪胎堅實耐用的要求。
Sung-YeahSong的輪胎設計充分糅合了力學和美學。從精確的圖紙上可以看到,設計者運用空氣力學充分發揮了輪胎輻條的動能,增強了輪胎的運轉頻率。 (CSC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