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州市規劃部門公開展示的廣州新城市中軸線電視塔的13個建筑設計方案,吸引了廣大市民的興趣和關注。據不完全的統計,兩天來到廣交會參觀投票的就有2000多人,還有很多市民是上網投票。據不完全統計,觀眾對1號“千米塔”、4號“X形塔”和13號“木棉花塔”最為關注。 展館門口有個醒目的投票箱,提請參觀者投票。展館里分成了13個小展區,按順序排列,一邊是1號至7號方案,一邊是8號至13號方案。在每一個小展區里,都有大小兩個模型,大模型是為了顯示方案的主體,小模型是為了顯示主體與周圍環境的總體布局。而在每一個展區的墻上都掛有關于方案的內容、結構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據筆者調查,參觀投票的觀眾對電視塔的高度、外表、特色等問題較為關注,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于高度--站高可望遠 但要避危險 1號方案設計的高度是13個方案中最高的,達1000米,引起了參觀者的陣陣驚嘆。站在1號方案展區里,議論較多的是它的高度。一小伙子說:“高,好啊!電視塔的功能之一是觀光,站得高看得遠!”一中年男士說:“我們不知道多高是最合適的,但隨著廣州的發展,城市也在不斷擴大,景點也不斷增多,我看還是高點兒好,不易落后。”也有市民在網上稱:“1000米的電視塔一定會成為到廣州的游人必游之處,說不定還會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呢!”有人還具體提出:“塔可設置餐飲觀景平臺,最好是旋轉大廳,讓觀光的人們坐在里面對全城各大景觀一覽無遺,邊飲、邊聊、邊欣賞,多愜意啊!” 但對電視塔的高度也有人表示擔憂:“太高了不行!很危險,很容易受臺風威脅,電閃雷鳴的碰撞?!薄斑€有建設的難度很大,你想面積這么小要建成1000米高,就像一根長竹桿插在地上,安全可是道難題!” 關于外表--集中外優點 但得有特性 觀光塔處在新城市重要的發展軸線和景觀軸線上,其空間形態應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標志性。在參觀的過程中,不時可聽到贊美的驚呼聲,很明顯這些設計出乎了大部分市民的意料。 一位從事建筑設計的蔡先生覺得,對于一個建筑來說,造型最重要,其次是結構是否合理,再次是市民用起來是否方便,最后是環境的協調問題。對于這次的設計方案總體水平,他認為不夠獨特,與國外的一些建筑很像。有一位市民說:“12號方案跟新西蘭和多倫多的高塔在形式上類似?!? 不少參觀者認為13個方案各有千秋,應吸取精華之處。例如,5號方案具中國特色“兩根筷子夾米飯”;6號方案的“州”能代表的州太多,是否就是廣州的“州”?7號方案云霄飛車有危險之嫌;10號方案整體造型優美流暢、充滿動感、一氣呵成、大氣、不花哨、功能齊全,具有國際化現代氣息,儼然一支火炬,點燃2010年廣州亞運會;11號方案四四方方,符合中國人傳統認可的“大方為美”。 關于特色--注重“羊城味” 更兼現代感 上?!皷|方明珠”目前是我國第一高塔,外國的一些電視觀光塔也讓人羨慕,現在我們廣州市終于也將有自己的電視觀光塔了,它應該成為我們廣州市的地標性建筑,是廣州人的驕傲。因此,很多參觀者對觀光塔的特色更注重有“羊城味”。 當教師的惠女士說:“我選了13號,能體現廣州花城的特點,比較好看,看起來也比較穩重。”在通信氣象部門工作的嚴先生說:“1號、13號、9號三個方案不錯。1號有氣勢,但更換維修難;13號的木棉可象征廣州;9號像春筍,意義好。” 美觀、安全性是參觀者最優先考慮的因素。上了年紀的人比較重傳統,希望選出的方案能象征廣州,比如13號的木棉設計就很討他們的歡心。而年輕一點的參觀者就希望最后的方案能帶有現代氣息,不要拘泥于傳統。 距離投票截止日期7月30日還有幾天,舉辦者希望市民踴躍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