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知名版畫家應天齊的畫展在觀瀾美術館揭開帷幕。這個畫展是今年深圳春節期間的文化亮點活動—“對話觀瀾”現代藝術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畫家應天齊的作品首次在深圳展出。
這次畫展共展出畫家個人的作品近70件,分國畫和版畫兩大門類。其中展出的版畫作品有34幅,是畫家于十多年前創作的成名作《西遞村系列》版畫,這一系列的版畫曾經多次獲得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多種獎項和“日本·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占據這個畫展另外一半江山的國畫作品則是去年才完成的新作,主題是畫家印象中的西遞村山水。所以說,“對話觀瀾”如果是西遞村和觀瀾古鎮兩個地點之間的空間對話,那么此次畫展就成了畫家在無意之間促成的版畫和國畫兩個門類之間的藝術對話。
去年,應天齊在法國住了三個月,外出遠行期間的一抹鄉愁,便是這次畫展中所展示的國畫作品的創作緣起。對于這次展覽的國畫作品,應天齊坦言自己對國畫的探索還不成熟,讓自己比較滿意的只有四幅大尺寸的作品:“好就好在它們是處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就是這種意境。”
這次展覽的版畫作品是西遞村系列版畫,當記者問有沒有打算創作觀瀾系列的版畫作品時,應天齊明確地表示“沒有”。不過,觀瀾這個題材很有可能融入應天齊創作的最后一個版畫系列中,這個系列關注的是人類生活過的遺址。應天齊強調觀瀾題材可能融入他的最后一個版畫系列,是因為“做版畫的勞動量太大,年紀大了刻不動了。我現在為這個系列買了80塊板放在畫室里,現在看著心里都發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