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參觀者走過Droog設計師設計的作品前
與觀念藝術相似
Droog是由珠寶設計師赫斯·貝克(GijsBakker)和設計評論家蘭尼創立的,他們把那些先鋒獨立的設計師集合起來推薦給開明的顧客群,荷蘭大多走創新路線的設計師都曾經與之合作過。“Droog”本身也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詞,在荷蘭語中是“干燥”和“缺乏實質內容”之意,用在這個松散的設計團體頭上則是對“苦行僧”式設計的一種諷刺,因為成員們雖然獨立設計,在沒有經過修飾的隨意性上卻出奇的相似。
就某種程度而言,Droog的作品與20世紀的觀念藝術很相似,它往往以一系列概念化、低成本、低技術的家具、生活用品來沖擊當時奢侈和華麗奪目的流行風格。TejoRemy在1991年就對廢棄的材料和舊物加以簡單的改裝或重組,設計出抽屜柜、碎步椅、牛奶瓶燈。他被視為DroogDesign中最具顛覆性和最具草根本色的設計師,此次這三件作品都在參展之列。
對作品可以自主操作
此次設計展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美術展覽,觀眾可以觸摸每一件展品,體驗Droog的產品,這也是展覽主題“人文觸覺”的涵義。蘭尼說:“設計不是‘設計物件’,不能簡單地以功能性和美學來衡量及判斷。好的設計標準是隨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但無論何時何地,讓人感覺好,總是要比讓人看起來好有意義得多。”
鐵絲網質地的裝置是“人文觸覺”展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構成了一組功能類似產品布景的物品,這些物品通常是一組家具,如桌子、櫥柜、燈、椅子等等,組成了或小型或大型的房間。據了解,整個展覽共有62件展品,分為“互動”、“觸感”、“簡單”、“體驗”、“不盡完美”、“熟悉”和“裝飾”幾大部分,其設計特點是適合不同的場所、拆裝簡便、簡單易行,使用者對設計作品擁有極強的自主操作性。
據悉,該展覽將于4月14日結束,之后將輾轉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臺北當代藝術館進行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