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易工營造設計公司總經理張智忠
大家下午好!我是張智忠,非常感謝各位能夠犧牲周末的休息時間來聽我的匯報和演講。今天我也很抱歉沒有準備相關的圖片信息,因為我覺得準備起來也比較困難,今天主要講的不光是自己的設計,可能也會牽扯到其他人的一些方案。所以今天主要想講述一下自己十多年來對室內設計這個行業的體會、看法。
題目:拯救設計文化。“拯救”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有一些沉重。幾天前在深圳電臺FM89.8一個直播的節目,主持人問我為什么要用“拯救”這兩個字。我主要想談談在室內設計行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問題,包括我們設計師的狀態還有現階段行業管理一些不合理的現象。首先引用深圳一個建筑學家闡述的一些觀點,這個論述實際上在很多報章都發表了很多次,特別精辟,也有很深的體會,他說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作家,你可以不去讀他的文章。如果你不喜歡一個畫家,你也可以不進入他的畫室。如果你不喜歡一個音樂家,你可以不買他音樂會的門票,但是你沒有辦法回避那些丑陋的建筑。因為他作為一種公眾的形象天天擺在人的面前,這是一個非常強制性的審美。有一天一旦人們適應他了,你的審美權實際上就是被剝奪了,你的視覺是被污染了。如果你的孩子適應他了,這些后代他們的審美權同樣被剝奪了。那些丑陋的東西就是他們審美的課堂。我們的后代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東西、好的建筑、美的東西。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降低了整個人們對審美的標準、降低了全民族的文化水準。一個低劣的建筑物一定會騷擾什么的審美自由,把人們的審美素質拉低。這個觀點對我們設計師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說的重一點,對一個國家來講,設計是文明程度的衡量,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方方面面離不開設計,我們接觸的內容,每天所有的東西都是來不開的。這就是設計可以改變人的生活,設計可以影響人們一生對美的追求。所以今天一旦你成為一位室內設計師,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思想會影響到其他的人,會影響到別人對生活的一種理解,對美的追求。
再談談我們自己吧,就是我們設計師這個群體,談談我們設計師的職責,也就是相關的敬業精神的問題。國外一個設計周期是非常長的,從調研、構思到現場指導這些工作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很多國外大師一生的作品是屈指可數的。中國現代的經濟是處在一個非常高速發展的階段,我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大概兩年前有一個數字說的很形象,就是在北京這個城市一年建設工程量總額相當于整個歐洲一年的建設工程量,所以這個數字是相當的驚人。昨天還有一個專家提出中國每年所用的水泥量是占全世界54%,一半以上。所以建設的量非常大。對于我們室內設計師來講也存在一個問題,很多設計師都忙于手上的工程,一年接很多項目,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這樣的工程。我覺得一個人的精力還是有限的,一年做了這么多工程,可想而知每個工程的設計深度將會是怎樣的。最近我接觸了一個工程的投標,那是在廣州的寫字樓項目。他是一個國際性的投標,其中有一些國外的標書我也看了,做的相當的深入,都是厚厚的像幾本書一樣,相比之下我們的設計就顯得比較粗淺。很多這種快餐式的設計,導致了我們浮躁的心態。對于一個有才華的設計師來說,追求作品的質量和水平,在敬業精神和專業水準上的這種提高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取得更高的成就。因為我們的作品是面對公眾的,是會影響到別人的。
室內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我們中國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從業人數上看大概有20多萬人。但是高水平的設計師還還非常少,很多設計師都沒有經歷這種系統的教育,我國有200多所室內設計高校,但是教育水平高的也不是特別多。每年畢業生總的水平不是特別的高。中國室內設計教育發展我認為不應該在數量上強調,我覺得更應該在教育質量上的提高,特別是理論培養、建筑學理論、相關風水電、設備專業的培養、室內設計學理論上的培養。曾經碰到一個可笑的事情,有一個朋友說他原來做家裝,當時業務量特別多,有很多項目忙不過來,盲目擴大設計隊,也請了一些非專業的人員,其中有一個剛畢業的小設計師接了一個家裝,結果最后業主投訴了,要返工而且要賠償,怎么回事呢?他把業主廚房的吊柜,正常1.5米的高度,但是他做到了1.8米,這樣業主就不干了,要重新改,吵得很厲害,小設計師也沒有辦法,非常害怕。最后就跟業主去溝通,溝通了一會兒就笑咪咪的出來了,別人問他怎么這么快就解決了?他說我跟他談好了,我決定送給他一個凳子。這個事情雖然解決了,但是還是要提到那個觀點,你的設計真正還是影響到了別人正常的生活,這種隨意的圖紙,導致業主對設計的錯誤的理解和對生活的錯誤理解。所以我強調我們這個設計群體應該不斷接受職業的再教育,在專業理論基礎、技能、創造力方面進行系統的補課,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一點,我想我們這個專業確實應該加強理論學習。現在很多設計師從事自己的工程,把理論研究時間擠掉了。但是從整體局面看確實是一種損失。理論是設計實踐的一種指導,絕對是不能忽視的。最近我有一個大學同學,他在北京主持釣魚臺國賓館國際招標工作,其中有兩家公司,一個是新加坡的一家公司,還有一個是美國的一家公司,新加坡方案確實做的比較細,內容也挺多的。但是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不是特別的深,因為釣魚臺工程是國家的重點工程,一定要體現文化的深度。美國設計師會從國際化的角度,雖然他是美國人,但是他也會從國際化角度去感受、去理解中國傳統建筑的這種神韻、這種氛圍,又結合了釣魚臺的整體環境,就獲得了中標。所以我覺得這兩方面其實他們的差距是存在于設計觀念上的差距,是一種理論上的差距。
進入21世紀,也就是說進入了信息的時代。對于信息的全面掌握是考察一個設計師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設計原創過程就是對理論的綜合、對信息的篩選和再創造的過程。室內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在中國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行業管理和規范的制定也逐步走向了一種正軌,但是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現象阻礙了行業的正常發展。第一個不環節的合理就是關于設計和施工所謂的一條龍,我覺得這個弊端是非常的多。其實這個問題我印象在三年前國家出臺過這么一個規定,就是說嚴格要求設計與施工分開,而且也似乎在某些地區執行過一段時間,但是隨后好像就變得很隨意了,很多招標辦、招標代理公司其實并沒有嚴格執行。設計和施工由一個經濟核算單位獨立承擔在國外還是比較普遍的,其實對于業主具體的經辦人和管理者來講,設計和施工合并確實有他運作方面的一個地方,再有就是業主對設計項目的設計并沒有重視到一定的高度,往往沒有預留設計的周期,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落后的體制和做法。這種做法其實是沒有制約的。很可能就是犧牲設計質量,而使工程造價造成了一個失控,長此下去也會阻礙我們室內設計行業健康發展、阻礙社會文明的進步。
設計與施工環節一定要分離,這樣有什么好處呢?我認為最重要一點就是設計單位和設計師能夠加強榮譽感和責任感,一定會努力和施工單位一起貫徹設計意圖,做出非常優秀的作品。設計不應該是施工的附屬產物,作為設計單位也一定會站在業主的立場上做好業主的參謀工作來幫助業主控制工程合理的造價和應有的工程質量。其實設計和施工之間除了有制約,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合作關系。一個高水平的設計師對于施工單位技術的進步,因為一個好的設計而出現一個優秀的作品,從而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前一陣做山西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建筑設計師是由德國人設計的,我們做他的室內設計,當時跟德國設計師聊天,他說在德國設計和施工是嚴格分離的,而且規定同一個地區性質相同的企業必須設定在兩家以上,這樣才有利于相互之間的競爭,而且在德國設計師本身就是一個監理角色,設計師的權力相對也是比較大的。這樣做的話,設計方、施工方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相互制約、相互合作,能夠創作在藝術上、構造上史無前例的優秀作品。設計與施工分離,設計單位努力實現設計意圖,而且能夠代表業主發揮出監理的作用,其實這是國際上一種通用做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確定設計是整個工程的一個龍頭地位。目前對一些重要的工程來說,做到這一點已經是非常具備了。應該創造設計與施工的相對獨立和分離。
再有一個現象,關于免費設計。提到免費設計也是裝修界非常普遍的現象,有些公司在競標過程中提出免費設計或者低價、廉價設計費,實際上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這些也只是一個競爭的策略。打個比方,一個三星級酒店從重點部位裝修來看,計算下來總的都不會超過4000萬工程費,不收取設計費的工程公司卻可以算出5000萬以上的,超出部分遠遠大于設計費,其實業主在少花錢多辦事的商業環境下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種不切實際反而到頭來害了自己。現在有很多設計圖紙粗糙、設計深度不夠或者設計費太低,都是與設計費不到位有直接關系。
再有,很多工程業主想法非常多,而且變化無常,方案反復的修改,這一點我們設計師也吃了不少苦頭。設計費還不夠考察、出差和制圖這些基本的費用,設計單位也很難維持正常的運作,結果很多設計作品就是虎頭蛇尾,本來很好的設計意圖都沒有實現。保證不了設計的質量。室內設計的設計費其實是裝飾工程造價的百分之幾,一個作品竣工后在藝術上、在功能上的高水準才應該說是物有所值的,高檔次的工程,設計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國外收的高是相當的道理的,我認為如果中國的設計費能夠做到跟國際上基本接軌,設計單位能夠有條件的去更新設備,設計師能夠有條件的進行國際考察、國際交流,提升我們自身的修養,我相信我們設計師一定也能創造出非常優秀、非常一流的作品。
在這里我也想呼吁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還應該在設計這個問題上作出跟國際上相接軌的規定,這樣才能促進我們室內設計行業的良性循環。
最后一點,關于室內設計啟動時間周期這個問題。國內有大量的住宅、商業用房、寫字樓都是在建筑設計完成后甚至于建筑基本完工后才進入比較深入化、比較詳細化的室內設計階段。建筑師在構思中必須先對這個室內環境進行基本的功能、尺度分析,之后才進行空間組合。一些高檔的建筑,業主和建筑師最后要達到不僅僅是這種簡單的空間組合,而應該是具有較高的功能、較高的文化品位、美學價值這些個性要求的環境。所以室內設計師在建筑設計期間,介入進行室內設計構思,對建筑師調整空間形態是非常有幫助的,對風水電相關設計專業配合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對室內設計深入化、外環境空間設計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國外很多是反過來的,是從室內到室外,我國目前不少工程設計也是啟動比較晚,有的最后只能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我們也叫他“三邊工程”,這樣就給設計和施工質量帶來很大影響,而且往往造成設備專業在設計、施工工程方面的返工,給業主、工期投資都帶來了損失。如果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能夠基本同步進行,室內設計周期相對就會拉長,也就能做深、做細,最終受益的還是業主和社會各界。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其實都是一些老話題,也沒有一些新鮮的內容,也是同行經常議論的內容。我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能夠引起各界的重視,能夠真正促進我們室內設計行業沿著一個健康的程度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