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漫畫業界的消息傳來:知名漫畫人陳維東、梁小龍編創繪制的漫畫《水滸傳》,日前正式在日本出版上市。這是第一部成功打入日本漫畫市場的中國內地原創漫畫作品。
主創漫畫《水滸傳》的天津神界漫畫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日文版漫畫《水滸傳》共10冊,每冊320頁。神界漫畫“四大名著”系列目前已繪制完成《水滸傳》與《西游記》,一些作品成功打入了韓國、法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尚處于產業初級階段的中國原創漫畫,能憑借自己的實力打入日本漫畫市場,是中國內地動漫業一個具有標志性的事件。
自《漫畫四大名著》授權海外之后,這是陳維東率領的天津神界漫畫工作室再次得到的勝利戰報。
讓國內動漫作品進軍海外,這是長久以來所有從業人員設定的目標。其熱衷程度,大約不亞于國內影視界試圖進軍各種海外影視獎項的決心。
筆者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原創作品選材方面存在的市場敏感、敏銳度,應該引起所有從業者的重視。
從近幾年成功授權海外的幾部動漫作品分析可以發現:越是深深打有“中國”兩字烙印的作品,是越有可能夠獲得世界范圍認可的作品。如筆者所了解到的,除了漫畫版四大名著成功授權之外,另有阿凡提的故事系列動畫片成功登陸北美電視熒屏。這些作品所擁有的共性,相信不用我們在這里再行討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長久以來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拋開大的動漫作品行銷不講,僅從漫畫作者個人的角度來分析,道理也是相通的:沒有作畫個性的繪畫作者,是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的。
筆者的一位好友,從業原創漫畫多年,與國外的漫畫編輯有過多次面對面的交流。對方給出的意見是客觀而尖銳的:如果,你的作品僅僅只是模仿我們的風格,那么,我們自己就能畫得比你好得多,為什么需要看你的東西呢?
無法辨識個人風格的作品,我們不需要。
按此標準,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看起來形象并不唯美,風格并不華麗的蔡志忠、朱德庸作品能夠大范圍流行,原因除了其獨特的文化視角之外,還因為他們的形象特征有著極為鮮明的個性特征,擁有極高的可辨識度。
這,無形中形成了畫家個人的品牌商標。也因此,他們的獨特性得以成立。
從成功個案身上拉回視線,我國原創動漫作品從先期策劃到后期作品的成型,都可以獲取許多寶貴經驗。
比如,先期的題材策劃,如果設定的目標是走向海外市場,應盡可能將民族性融合進去。如果能夠選擇現存的、己具有品牌性的歷史文化題材,那么在后期宣傳推廣方面,將能夠獲得更為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為繪畫風格實現的角度來講,當然是要選擇個人風格極為鮮明的作者。他們會賦予作品新鮮的生命,同時,也為中國的原創動漫隊伍提供更好更多的練兵機會。
以上。愿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