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舉行的第21屆深圳國際家具/家居飾品/家具配料展漂亮地亮出了“創意”之劍。中式、歐式,現代、古典,素雅、艷麗,深圳家具展仍然是家具多元化展示的舞臺。不同的是,那些不是完全照搬的,有自己原創設計主題和理念的品牌家具才是最搶眼的明星。設計師們說,只有那些將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有機結合的原創設計才最有生命力,最能讓人久久品味,也最能引導潮流。
縱觀本屆深圳家具展,創新成為一大特色。設計上更注重對天然可再生材料的選用;設計風格更傾向于對民族的、傳統的文化進行現代化手法的演繹,同時去粗取精,風格漸趨概念性、抽象性,各種品牌的個性風格因而更加突出;色彩運用偏向柔和、自然,粉色系較受鐘愛。
趨勢一:亞洲風搶眼流行潮
關鍵詞:竹、藤、陶瓷
走進本屆深圳家具展,可以發現,中國的、亞洲的元素豐富了起來,時尚中帶來親切的潮流感覺。最熱門的當屬竹家具,竹桌、竹凳、竹沙發,青青竹片或渾然一體,或碳化后與古藤、石、草、陶瓷搭配,克制、中庸的中國文化在簡潔自然中流露出來,不同搭配處理后亞洲熱帶風情的表達顯得恰如其分。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江黎告訴記者,這幾年民族傳統工藝正受到設計界的青睞,即用當地材料和工藝設計制作,體現出對地域生活文化的關注。竹家具、藤家具、漆家具以及陶瓷等傳統材質在家具上的應用將帶動未來家具的流行風潮。
趨勢二:環保、節約理念更深入
關鍵詞:胎椅、紙椅
本屆深圳家具展的參展商和家具設計師們將環保的概念引向深入,在節約再利用方面費起了心思。廢舊橡膠輪胎上箍上細竹條,既有美化作用,又辟出了一個舒適、涼爽的坐席,一舉兩得,上面再放上兩個靠枕,新穎另類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廢舊的紙箱,經過設計師的精心重塑,一把結實的四方坐椅脫穎而出;還有田間廢棄的稻草也可壓實后制成稻草板,進而成為家具制造的原料。這些都已經有成品出現了。
趨勢三:后現代風格正流行
關鍵詞:亮片、粉紫
每屆深圳家具展的“例牌菜”就是會有一個參展終極評選,包括最佳展位、最佳臥室設計、最佳軟體等,這些作品基本代表了每年家具界各方面的流行風潮。
記者細細品評后發現,講究兼容并蓄、多風格并存、具舞臺美術視覺感受的后現代風格正大行其道。臥室睡床上柔軟的抱枕、或是沙發的靠墊上都繡上了星星點點閃爍的亮片;床頭皮靠背繡上的是菱形圖案,深色的睡枕搭配銀色鑲亮線的靠枕;中式的繡花與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風格相融,恰到好處的點綴與融合后竟蛻變出一種皇家貴族的氣派。
參展商告訴記者,點綴其間的亮片是今年家具后現代風格最明顯的特質,增強了時尚感。而粉紫、粉紅色系的流行仍將延續。
趨勢四:實用性功能魅力不減
關鍵詞:人性化、集約
現代都市居住空間越來越小,家具在講究美觀的同時,其實用性和功能性在本屆展會上得到進一步強化。在設計上,人情味更濃了。雙人床的床墊進化成分體式設計,長、寬、高、厚度各不相同,充分照顧男女生理特征和喜好差異,甚至可以搖晃起來,讓成人也能像嬰兒般享受在搖籃中晃入夢境的感覺;漂亮鞋柜中這次增添了智能化,按一下按鈕,鞋柜可以自動除臭,甚至有了可遙控的大得像衣柜的鞋柜,一次可裝3000雙鞋;皮質沙發靠墊不再死板,只要你喜歡,它可以180度折彎。
還有擺在小客廳中的立鏡,鏡子后面絕卻是一個儲物格;而“情侶椅”,平時是單人椅,節省空間,二人世界時,一邊的扶手可以平移開來,暗藏的凳面伸展成雙人空間,情意綿綿。
記者手記:感受設計先鋒
看過多屆深圳家具展,這次的展覽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每走進一個展位,你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或多或少的與眾不同之處,主題的營造更加鮮明而有力了。這是來自原創設計的力量,來自思想的力量。作為我國家具出口基地,設計的先鋒理念為深圳家具“加分”。
最讓人欣喜的是,中國元素在這次展覽上的創新運用。不再像往屆實木家具一統天下,說起中國家具就往清、明古家具上靠。本屆家具展,中國元素豐富了起來,竹、藤、陶瓷、帆布經過設計家們的加工變成了或古樸、自然,或時尚、前衛的家具,甚至是裝飾藝術品。看著多個展位將竹子化為作品和裝飾的主角,一種自然的親切感會毫不猶豫地產生。摸摸它,細細的、涼涼的,就像小時候戀上睡涼席的感覺,中國人對竹文化的依戀天生強烈,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Page: ]
最新情報 :個性家具大搜羅
個頭有些大,鞋跟處還有些海豚尾巴的模樣!這其實是一把休閑躺椅,流暢的曲線剛好適合人的躺臥曲線,加上水晶的點綴以及包容身體的皮毛墊,躺下去柔軟、溫暖,好一個似舞翩躚的美夢將來。
圓形桌面直徑4.6米,一次可以容納20多人同時用餐。圓桌中心是微縮的亭、臺、軒、榭景觀,噴霧、自動配樂,景物似幻似真。外圍的桌面可以自動轉動,菜肴自動到面前。這個巨型桌由實橡木雕花鎦金而成,造價21萬元。參展商說,他們直徑8米的已經售出,只要你有地方擺,最大可以做到直徑10米。如此巨型桌,同桌吃飯也好似空谷傳音了。
一張桌面平整的桌子,可一壺涼水放到正中心就“卟?!?“卟?!狈序v起來,團團白蒸汽只往上冒。拿開水壺,手放到桌面中心,卻只感到微熱,而桌面其他處卻冰涼無奇。這是“會做飯的桌子”,不用在桌子上挖洞,就可輕松地享受火鍋或煮咖啡,奧秘是因為一種特殊傳熱材料的應用,讓桌子也智能了起來。
全部由廢舊鐵釘固定而成,強烈突出了廢物循環再利用的環保理念。在座面處依人體形態略微下凹,坐上去頗感舒適,誰說“如坐針氈”的?坐在釘子椅上感覺也不錯。
取意于中國傳統長板凳,采用傳統漆工藝制成,突出中國元素。同時加入了概念化,兩條蹬腿一紅一黑,一直一彎,就連凳面也是波浪形。要在這條凳子上坐穩,首先要在波浪之間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否則是會被頂痛屁股的。設計師說,以此也象征人要在人生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否則會過得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