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代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對參加年會的各位專家和兄弟院校的代表表示歡迎。潘魯生向各位專家介紹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辦學情況,學校在35年中從一所中專學校發展成為今天的大學,見證了工藝美術行業和工藝美術教育發展的歷程。現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正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型大學,強調教育產學研的結合,將會為地區乃至全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部主任盧瑩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自90年代初期成立以來,在培養理論隊伍、學科建設、指導實踐等方面做出了貢獻。之后,潘魯生、盧瑩、朱培初、杭間、李硯祖分別為年會優秀論文獲獎者頒獎。趙屹《淺析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張健《現代福州漆工身份嬗變研究——兼論福州現代漆器工藝發展與保護》獲得一等獎,楊陽《西瓜與芝麻——談對文化遺產保護之態度》、張犇《解析羌族建筑的文化內涵》獲得二等獎,王濤《生活美和傳統吉祥植物裝飾》等獲得三等獎。
頒獎結束后,朱培初、杭間、李硯祖分別做了主題演講。朱培初教授從山東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狀況,強調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應該與現代生活發展結合起來。杭間提到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的情境里面如何發展,是在探討技藝和思想的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提出仍然在強調技與道的關系;無論是“意匠”、“圖案”、“實用藝術”、“裝飾藝術”都是“design”,中國的“設計”概念把我們生活的設計的理解狹窄了。李硯祖回顧了中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歷史,提出今天我們之所以提保護中國工藝美術,是因為我們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工藝美術保護的當代性是我們研究的出發點,工藝美術理論研究應該從當代人的生活角度找出工藝美術存在合理性的根據,對此應予以辯證的看待。
最后,參加年會的各位專家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就工藝美術的內涵、外延、發展規律、造物思想、高等院校的手工藝術教育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