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雜志:漲價計劃流產
“大家都捂緊口袋了!”以學生為主要閱讀群的漫畫,最近切膚體驗到這場寒冬的肅殺。進入10月份,《漫友》雜志的銷售量相比9月跌了近10%!《漫友》不得不緊急聲明:2009,不漲價,反加量。已對外公布長達半年的漲價計劃由此“流產”。
針對金融危機對國內的出版行業的影響逐漸顯現,權衡再三,在11月,《漫友》對外宣布2009年不漲價,已按原漲價價格訂閱的,將返還多出款項。在憂慮的同時,某總編暗自慶幸,“目前大多漫畫雜志以連載為主,讓讀者追著看,連載到一定量后再出書。相信這種成功的經營模式,會使危機的影響減小一點。”
動畫企業:日本高工流入
漫畫雜志銷量縮水,一母雙胎的動畫又如何?
去年,廣州某電子科技公司一共參加了7場展會,“每次參展回來,接到大量訂單,最忙的時候工廠全線加班。”該公司副總表示,去年,工廠員工每月都有七八天要加班,員工休息只能輪休。但在今年,目前才參展5場,且從下半年起,都沒再安排員工們加班。“以前12月是旺季,今年好像沒那么界限分明。”
盡管如此,這位副總卻認為“這反倒是一個時機”。據他分析,盡管日本的游戲業從2005年開始不景氣,但甚少高級工程師愿意來中國。“這場危機使得日本雪上加霜,幾年前我們三番四次請不來的日本高級工程師,這次嘩啦啦一下來了七八個。”這位副總說。
除此之外,他認為危機還有一大利好。“以前我們不斷投入很多資金,側重在營銷方面,無法停下來思考;現在既然經濟形勢不好,倒便于我們調整產業結構,將重心放在產品研發上。”
與這位副總一樣,另外一家廣州動畫公司營銷總監部也將金融海嘯對動漫業影響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場危機造成兩種命運,以做國內及東南亞地區動畫的公司影響不大;而以做國外如歐美地區的動漫公司則會受傷。”楊思勇說,深圳的動畫公司多以做國外動畫為主,而包括其公司在內的廣州動漫公司,大多主做國內市場,因而受震頗微。
就業困境:應屆生難找工
今年于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網絡游戲專業畢業的陳先生,從8月底被位于先烈中路永泰西約的一家經營網絡休閑游戲開發的信息科技公司“炒魷魚”后,至今仍未找到工作。而同系不同班同學蔡小姐則表示,全班60多位同學,有一半以上至今未找到工作,有些找到工作的,也不是所學專業。
“剛畢業的學生所學僅是某些專業軟件的應用,與我們的需要完全脫節。”有游戲公司表示招人從不招應屆生。他對今年動漫專業就業難表示理解。
御寒棉衣
漫畫雜志:增刊換紙
“首先要保住讀者,防止他們流失。彩色會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體驗,以后的漫畫將都朝這個方向靠攏。”,接下來還會縮短刊物面世的間隔日期,加快出版頻率,以此占有市場。“將半月刊改為旬刊,將月刊改為半月刊,無形中增加了一個單品。”
動漫公司:暫停擴張
“短期內不對外發展,將來也是向國內推廣。”目前重心放在研發上,調研修整公司的產業結構,暫停擴張。
將從三方面來應對危機。一是主做國產動畫片,生產一些大的動畫片賣給大型電視臺播放。二是將原來的后授權(做好動畫再找賣主)營銷方式轉為前授權營銷方式(事先找到買家,讓預付一部分資金再制作)。三是將加強與國內的大型玩具商及音像公司等合作,共同研究植入式商業廣告的動畫片。
另外,另外其他有的動漫公司表示將接一些國外的替工單,這筆收入只占產業鏈的20%-30%,因此很多公司并不想大力推廣這種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