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日報訊創意引領未來,設計改變生活,昨日是已經連續5年舉辦的深圳市“創意十二月”開始的第七天,也是“設計之都”深圳的首個創意設計日,深圳設計師大會暨第五屆“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五洲賓館舉行,來自世界設計領域的設計師共同交流探討了深圳創意設計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同時,《關于促進創意設計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也即將出臺,深圳市副市長閆小培在大會上對此作了起草說明。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表示,創意設計業是城市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深圳應引導創意潮流,用創意改變生活,改變深圳乃至全國人民的價值觀念。
創意設計文化活動強調全民參與
去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設計之都”,作為國內唯一一個獲得“設計之都”殊榮的城市,今年9月24日,在深圳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上,將每年12月7日設為深圳“創意設計日”。
昨日是深圳首個創意設計日,在深圳設計師大會暨第五屆“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創意十二月”共有46項豐富多彩、含金量高的活動:深圳市設計師大會、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第四屆公益廣告大賽等,深圳創意設計活動的專業性和國際性進一步得到強化。
在強調專業性的同時,市民的廣泛參與也被兼顧。據悉,本屆活動安排了深圳市第四屆公益廣告大賽、“家在,情在”新資源藝術創作大賽等多項面向市民的創意比賽,群眾性創意活動數量比例過半。
為了讓市民欣賞到高水準專業設計的魅力,第五屆“創意十二月”還專門設立了“市民開放日”,在啟動儀式之后至昨日,深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等4個設計行業協會,包括陳紹華、韓家英等名家在內的69家深圳設計師工作室將全方位開放,供市民參觀。
創意設計業增速將高于全市GDP增速
在創意經濟時代,創意設計所創造的價值不可估量。據王京生介紹,2008年深圳創意設計產業的總產值達到了245億元,增長速度達到16.7%。創意設計業是城市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深圳應引導創意潮流,用創意改變生活,改變深圳乃至全國人民的價值觀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深圳的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創意作為深圳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力量,設計的品牌力量越發彰顯。為了更好地發展創意設計產業,深圳除了將12月7日通過立法的形式定為“創意設計日”外,針對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意見》也即將出臺。
在會上,記者了解到,將出臺的《意見》提出,以建設國際創意文化中心為總體目標,將創意設計業打造成深圳文化產業的支柱行業、增長速度高于全市GDP增速和文化產業平均增速的具體目標;提出通過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做強做大一批業內領先的創意設計企業和創意設計品牌,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意設計大師,形成創意領先、配套齊全、特色鮮明、人才集聚、體系健全、政策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全面引領中國創意設計業潮流和風尚,搶占創意設計業的高地,打造出更具核心競爭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世界“設計之都”。
在會上,閆小培特別指出了加強創意設計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強調要發揮深圳數字設計作品備案中心(www.szdc.org),以及深圳創意設計知識產權促進會等組織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創意設計項目知識產權備案制度。
首次召開設計師大會
“我們是深圳設計師,對自身的職業深懷熱愛和敬畏。我們為設計而生,因為時代和民眾率先設計了我們的使命。”在“創意十二月”的開幕儀式上,還同時舉行了深圳設計師大會,據了解,這是深圳建市以來召開的第一次設計師大會。深圳知名設計師代表在會上宣讀了《深圳設計師宣言》。
王京生表示,設計師大會讓深圳設計師齊聚一堂成為現實。深圳是創意設計起步較早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因為創意設計而聞名世界的城市。深圳多個門類的設計占據著全國大部分市場份額,工業設計屢獲國內大獎、鳥巢、國家大劇院等設計塑造了室內設計的經典,深圳全市都應對設計師表達敬意。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飛亞達集團副總經理李北: 工業設計 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深圳的工業設計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應該看到,深圳的工業設計在短短20年就走完了西方工業發展的道路,說明可以發展的空間更大。深圳雖然培養了很多工業、平面設計名家,但是目前為止并沒有打造出國際水平的設計師,或者說在國際舞臺上,深圳還沒有占領到一個高點。
中國的工業設計發展需要去參與一些大的工業項目,包括軍事工業項目,回顧一百年,影響人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設計都來源于軍事工業,比如移動電話、電腦等。
工業設計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中國,至今都沒有解決工業設計產業化的問題。工業設計如何產業化,產值如何界定?現在所說的工業設計產業化只是關注了專業的設計公司,這些公司產值達到1000萬元就算大規模了,所以大家會認為行業規模小,但實際上,你去看看很多設計公司,依附在產品上的,很多工業設計要為產品貢獻一半以上的產值。
其實,界定工業設計產值的方法可以參照界定高新技術的方法,因為二者有共通性,都是依附在工業產品上,以產品作為載體來實現價值的。
深圳藝之卉首席設計師、中國十佳設計師趙卉洲: 最缺乏“跨界”交流平臺
在深圳實現特區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與內地城市拉開距離,成為競爭力,設計求新、求時尚、求變化非常重要。深圳的服裝設計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此前一直把服裝定位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都意識到了設計創意才是持續的競爭力,品牌是核心競爭力。現在深圳服裝設計行業的現狀是有很多設計師目標不清晰,很多設計師跟企業沒有扎到一起,如何能讓品牌與設計師結合到一起,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說到行業內的人才缺乏問題,我覺得政府做得比較好,一方面是從外面引進一些知名國際大師和設計師來帶動、示范;另一方面對現在的骨干設計師進行扶持資助,再就是對于未來的新一代的設計師進行培養,也許現在深圳沒有大師,但是未來深圳就有可能有大師。
深圳現在最缺乏的就是設計師交流的平臺,這個平臺是指設計各個領域之間的交流平臺,因為在創意設計領域的跨界已經是一個趨勢,其實大家的設計理念和哲學是相通的。所以“跨界”就是說不要再像以往一樣工業設計協會開工業設計的會,建筑設計開建筑設計的論壇,服裝設計協會自娛自樂,希望以后有一個平臺讓所有設計師都能溝通交流。
深圳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國際設計聯盟AGI會員畢學峰:設計師沒有職稱級別
平面設計一直是深圳發展得較好的一個行業,近年來,深圳的平面設計師一直在不斷擴大發展的范圍和城市,平面設計發展多樣化,同時和市場結合得比較緊密,比起任何一個城市來說,深圳的平面設計活動都是最為頻繁的。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總的來說,深圳平面設計行業應該說是在很健康地發展。
但深圳的平面設計也存在一些不足:政府對平面設計的支持方式應該有所改變;行業協會是民間組織,僅靠收會費還不能收太多,這使得行業協會舉步維艱,實際上行業協會肩負著政府與設計師之間的聯系,應該可以發揮其更大作用;在深圳,設計師都是體制外的,他們基本上屬于個體行為,沒有職稱、級別,住房、戶口、社保都存在這個問題,當然在最近的技能大賽上會有一些戶口獎勵,但大多數設計師的生存狀態還是完全靠自己解決。
建成全國首個工業設計行業星光大道
不是只有好萊塢或者維多利亞港才有星光大道,昨日,一條全國首創的工業設計行業星光大道在南山區深圳設計產業園揭幕。借著首個創意設計日的東風,深圳設計產業園也舉行了開園儀式,同時第三屆工業設計周也拉開了帷幕。
投資2800多萬元的深圳設計產業園已經完成了招商工作,入駐企業以工業設計公司為主,并進駐了與工業設計產業配套的品牌策劃公司、信息咨詢公司等產業鏈公司。該園將搭建包含創意產品(項目)孵化基地、人才培訓基地、資訊發布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并最終形成一個以吸引、集聚、培育、孵化創意設計(項目)為核心、制造企業集聚為基礎、銷售渠道多元化的集成系統的完善產業鏈,促進深圳市的整體產業優化與升級。
深圳兩項目獲文化部創新獎
昨日,“創意十二月”系列活動之一“文化·科技·創新———2009·第三屆中國文化創新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文化部創新獎頒獎儀式”在深圳舉行,記者獲悉,深圳的“市民文化大講堂”和“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兩個項目從128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喜獲創新獎。
深圳獲獎項目之一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創辦于2005年6月,4年來先后邀請390多位名家學者,共舉辦402場講座。此外,自2008年4月深圳首臺自助圖書館服務機啟動至今,共服務讀者51萬人次,文獻處理量近130萬冊次,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圖書館一年的文獻處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