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設計師的困惑在于,如何通過努力,建立深圳自己的設計品牌、建立深圳設計的談判空間,創造產品價值的核心。
華強北是山寨手機設計的聚地。山寨“HELLOKITTY”很美,仿冒設計往往好賣,但卻是設計師的心頭痛,他們的價值無法體現。
當下的深圳設計師依然處于生產商的“附庸”地位。
本期關注
深圳“山寨”手機設計師的困惑與夢想
與“設計之都”的響亮名號南轅北轍,相隔十萬八千里外,“山寨”就像一記污點,沾染在深圳工業設計界的響亮名頭之上,揮之不去,避無可避。
在深圳活躍著數千家工業設計公司,占據全國近70%的市場份額。但無奈深圳的“山寨”產業勢力龐大,設計成為附著在“山寨”產業鏈末端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部分,成為生產商壓榨成本的著力點。深圳無數中小設計公司,靠著山寨產業積累第一桶金,茁壯成長。正如業內資深人士評價:山寨之于深圳設計,是過渡階段的必然產物,不能抹殺山寨的價值。建立深圳自己的設計品牌,建立深圳設計的談判空間,設計不再是產業鏈的細枝末節,而是創造產品價值的核心,這或者是深圳設計擺脫山寨,鳳凰涅槃的方向。
“談生意,先做幾個樣機給我挑"
走在華強北街頭,除了巨幅的國際電子產品巨頭的廣告外,寄宿廣告之下的小商鋪大量在銷售深圳生產的O EM代工產品,而從代工到模仿抄襲的簡單復制,讓“山寨”一詞成為深圳設計躲避不開的陰暗。
據統計,目前深圳全市擁有6000多家設計企業,有專業設計從業人員6萬人,年產值15億元人民幣,設計產業占G D P的5%,無論在數量還是產值方面都是全國最大。而預計“申都”成功后,在未來5到10年內,深圳將實現設計產業占到G D P的10%。
陳飛是深圳6萬名設計從業人員之一,剛從廣州一所高校畢業,修讀設計的陳飛與數名同學來到深圳打拼,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設計公司。與其說是公司,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單間。通過在華強北一家電子銷售公司上班的同學介紹,陳飛拿到了一份山寨手機的設計工作。
“設計山寨手機,更多是生產商說了算,他會給你提大概的要求,比如要求設計一款音樂手機,廠家會要求設計進去8個喇叭,或者加上一個驗鈔的紫光燈。”陳飛表示,一般設計師會做好4到5個圖樣,再讓廠家選定,最后才付款。而一臺手機的設計費,也就600到1000元之間,看訂單量而定。
“廠家的觀念都是很媚俗的,大屏幕、大喇叭,外觀是寶馬、奔馳,或者奧運、神五等時下熱點。”陳飛開始也按照學校學來的國外設計理念,做了幾款設計融合人體工學的手機,結果老板看都不看就扔一邊。“一款山寨手機要出貨,不需像整牌大廠動輒產量在萬部以上,一般只要個2000臺的訂單,山寨機可能就做。”而先設計再付款的行規,在陳飛他們這些小設計公司,已是再熟悉不過。但在剛進軍深圳的香港同行來看,這絕對是對設計師的輕蔑。“廠家還沒付設計費,就先拿出圖樣讓人選,知識產權很容易給偷竊,這也不符合國際設計界的行規。”一位資深香港設計師表示。
[Page: ]
“山寨就是非法抄襲”?
正當深圳的中小設計公司掙扎在生存還是毀滅的邊緣,死死抓住“山寨”這根救命稻草賺取第一桶金時,因為深圳“申都”成功,設計之都的響亮名號讓深圳不得不思考設計的初衷,是追求創意、創新,還是簡單地抄襲、復制。
去年5月,深圳每年一度的文博會上,全球工業設計最高獎項:德國“紅點”首次登陸中國,而合作城市就是“設計之都”深圳。當深圳設計界迎接“紅點”駕臨,感受無上榮光之時,“紅點”主席彼得·扎克就給深圳設計活生生潑了一盆冷水。
“紅點中國品牌設計營商展”上,彼得·扎克不留情面在直接指出,深圳設計本土味有余而國際化不足,談到“山寨問題”,他更明確表示這是一種抄襲行為。
談到深圳甚至國內一直存在的山寨問題,彼得·扎克觀點犀利:“我認為山寨版是不好的,我們不應該推出更多的山寨版,因為這是非法的抄襲行為。”
彼得·扎克表示,中國出現山寨產品,與消費者的購買力密不可分,“因為購買山寨版產品的人,他們沒能力購買正牌產品,而這對被山寨版模仿的公司是一種打擊,他們有貨真價實的產品也賣不出去,山寨版沒有新穎性”。
那山寨未來會走向何方?在彼得·扎克看來,山寨版的產品進入了具有購買力的發達市場,消費者會自然在正品和山寨品之間做出選擇,他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購買力不斷提高,山寨產品將沒有市場。
[Page: ]
山寨的貢獻不能抹殺
對于來自國際設計界權威的抨擊,深圳設計人或許很委屈。但在輕設計、重產品的中國市場,如果生產商一味只思考如何利潤最大化,在研發設計上斤斤計較,甚至一毛不拔,那深圳設計要想擺脫“山寨”,設計師要想追求創新創意,樹立自己的品牌,只能是南柯一夢,遙遙無期。
靈獅公司是將紅點機構引入中國落地深圳的策劃者之一。對于彼得·扎克的觀點,代表深圳本土設計界的劉勇利有不同看法:“紅點站在國際高度審視深圳的設計產業,要求明顯過高。”劉勇利表示,目前深圳經過多年發展,本土集中了近300家設計公司,這已經是難能可貴。通過引入紅點,在深圳建立合作公司,其實就是深圳設計走向國際的重要一步,通過紅點引入來自全球的商機,可以讓深圳設計實現“走出去”的戰略。
退一萬步講,假如世界上不曾出現過山寨,我們的生活將會是衣服場景。目前,山寨產品不僅在中國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而且遠銷東南亞、非洲、印度、中東等地。
類似彼得·扎克的評價,將山寨簡單等同為模仿、劣質的,不僅在國外,國內的專家學者持有相同觀點的也大有人在。但是有多少辨證的聲音在向人們指出山寨也有其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優勢與價值。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秦勇就認為,山寨產品并不是完全的盜版和剽竊,其中包含著大量創新和創意的成分,只要沒有故意侵權和惡意毀謗,對于這種創造性應該給予一定的空間。
中信國華標識創作總監張建民,是深圳最早的一批從事設計行業的設計師之一。談到山寨問題,張建民對彼得·扎克將山寨產品“一棍子打死”的定義并不認同。“山寨產品并不等于假冒偽劣,山寨產品是中國制造業崛起的一個過程,有它存在的價值。”
張建民表示,以往深圳不少企業做O EM代工,企業轉型后開創自己的品牌,往往就從模仿開始。“我們不鼓勵山寨,但不能抹殺山寨的存在,企業通過模仿,加入自己的設計創意,也是一種創造過程。”
[Page: ]
海外封殺,山寨輝煌或不再
在各方仍在為深圳的山寨產業辯論誰是誰非之際,深圳的山寨手機已經漂洋過海,遠銷海外。以印度市場為例,2009全年,印度手機市場每月新增手機用戶數量1500多萬,諾基亞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縮小,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近幾個月的銷量比重已占到了30%~40%,而山寨手機更占到中國出口印度手機的70%。
但好景不長,去年10月開始,GSM聯盟組織授權的中立發證機構———歐洲設備型號認證中心開始對中國手機廠家實施懲罰性收費,只要是中國手機廠家出廠的手機,每個機型的IMEI碼申請費用高達2000美元。
IMEI是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每個手機擁有的唯一識別碼,正規手機廠商在每臺手機出廠時就分配了獨一無二的身份識別碼。但是,山寨手機為了節約成本,多家廠商共用一個IMEI碼,而更有甚者根本沒有IM EI碼。而印度作為山寨手機的主要海外銷售出口,去年底正式開始實施禁止使用無IM E I碼的禁令。山寨手機是否已經窮途末路?
葉智榮,香港工業設計界的翹楚之一,曾歷任2002至2004年度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以其名字命名的葉智榮工業設計公司,早在1998年已開始涉足內地業務。
對于山寨手機的困境,葉智榮深有體會。“我第一次來內地談合作,是到上海的好孩子公司,當時內地的工業設計基本還是白紙一張。”葉智榮回憶,受困于香港設計市場有限,1998年首次到上海謀求商機的他,第一次感受到內地市場的龐大潛力。“1998年的上海,工業產品要不是模仿國外同類產品的外觀,要不就讓工程師一并負責外觀設計,根本沒有專職的工業設計人員。”葉智榮說。
在這名香港設計師看來,正是國內對知識產權的長期忽略,對產品設計的置若罔聞,才造成山寨的泛濫。“我不否認在中國制造的起步階段,山寨是一個企業快速成長的捷徑,但長此以往,損害的不僅是中國制造的品牌,更是對中國設計的扼殺。”
經過在內地逾10年的摸爬滾打,2008年底,葉智榮終于相中深圳田面的深港設計中心,第一次在內地開設自己的設計公司。對于為何選擇深圳,葉智榮的理由很簡單:“地理距離上,深圳距離香港最近,而且深港設計中心集聚著深圳最大量的設計公司。”
雖然充斥著山寨產品,雖然國外封殺山寨的聲音此起彼伏,但葉智榮并沒有對深圳“設計之都”這張名片失望,“李寧公司專門邀請我為一個新系列設計外觀,還有東莞的一家按摩椅已相中了我的設計,現在中國一些自主品牌已經將目光放在產品設計增加附加值上,這是一個進步的方向”。
為山寨正名,深圳手機設計師的夢想之道
2010年IF產品設計獎的評選會議在德國漢諾威市畫下句號。作為國際工業設計界的最高獎項,在最終脫穎而出的778件優秀設計作品中,中國作品占了15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15件作品中,其中8件出自深圳企業,再度彰顯了“設計之都”的創意實力。這8件作品分別是T CL的X10液晶電視、深圳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的兩款老人手機CP09和CP10、深圳市北鼎科技的兩款電子水煲、創維集團選送的兩個系列電視E90和E11,和深圳Woo DesignStudio系列便攜式無線網絡收音機。
在葉智榮看來,深圳設計的潛力無限,關鍵在于找準方向。憑著老人手機搶占了市場先機的深圳工業設計龍頭之一嘉蘭圖,再度憑著該產品登上了國際工業設計最高獎臺,評審團對該產品給予了“易用、雅致、健康、充滿人文關懷”的高度評價。
嘉蘭圖副總裁王永才表示,這款老人機強調的是舒適的手感、暖心的外觀以及人性化的功能,而且對老年人是完全綠色無害的,老年人可以把它放在枕邊。為了確保研發的新產品能夠真正做到簡單易用,嘉蘭圖專門成立了老年人產品研究中心,一邊查閱老年人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多方面資料,一邊深入老年大學、養老院、公園等老年人聚集場所,通過行為觀察和訪談的形式深入調研老年人對手機的需求。
“只要有市場在,山寨手機就有存在的理由,山寨設計師也必然不會消失,但只要找準了方向,設計出自己的產品,爭取在國際上拿獎,深圳設計的地位提升了,廠家自然對工業設計另眼相看,設計師才會成為產業鏈的頂端。”王永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