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幾年前,帶著對“魚旦”和“粗面”的糾結,對馬爾代夫“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向往,憨厚可愛的麥兜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而去年夏天,隨著《麥兜響當當》響遍大江南北,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那頭粉紅色小豬的同時,也使之獲得金龍獎最佳動畫的提名。這只來自香港的小豬,帶給我們的不僅有笑中有淚的思考,還帶來了值得國內動漫產業發展借鑒的經驗。為此,我們對負責麥兜動畫策劃推廣的博善廣識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蔡仲樑進行了采訪。
1“麥兜響當當”內地情節討好
《羊城晚報》:《麥兜響當當》上映之后,受到了好評,并且獲得第四屆金龍獎提名,請問您覺得這個作品最大的成功之處在哪呢?
蔡仲樑:我想這是有三方面的原因。作品本身有個積累的過程,現在是第四部的電影,還有相關的一些圖書產品,在香港我們已有十來年的歷史了,而且在南方地區也有一定的觀眾基礎。第二方面,麥兜的故事內容具有幽默感。“響當當”的故事里有內地情節,可以引起國內觀眾的共鳴。第三,我們覺得這是市場策劃的成功。麥兜響當當這個電影進行了大量的前期宣傳工作,所以在介紹推廣電影的過程中增加了知名度。以上三點構成了麥兜的成功。
《羊城晚報》:麥兜本身具有濃厚的香港色彩,有沒有擔心過地域特色會阻礙內地觀眾的理解?
蔡仲樑:我們看到影評以及網絡留言,得到的反饋是一部分人希望麥兜具有更多香港文化色彩,他們希望看到“香港的麥兜”。但是另一部分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是希望能夠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這對他們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們覺得麥兜電影在這方面還是可以符合觀眾的要求的。當然,下一部作品的舞臺有可能回歸港澳地區。這是出于創作上的考慮。
2麥兜系列
從真人版轉回動畫版
《羊城晚報》:麥兜系列的電影,從動畫轉到真人版,又從真人版轉回動畫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轉折?
蔡仲樑:其實麥兜的每一部電影都沒有定型。比如說第一部《麥兜故事》就做得比較小品,而第二部《菠蘿油王子》相對來說就比較藝術。第三步剛好和陳可辛的公司接觸,所以進行新的嘗試,推出了“動畫+真人”的演出。而第四部電影希望電影中有大一點的場面,所以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古代文化、哲學的元素,還有中國和香港的聯系等等。
事實上我們并不想恪守舊路,不希望電影僅僅通過換主角等形式化的方式,來發展下去,讓觀眾失去新鮮感。我們并非是開創了一條道路以后,下一步走到真人版的路子上,再下一步又走回來。而是希望多嘗試不同的事物。就好比一個演員,希望他可以嘗試不同的角色。
《羊城晚報》:是什么原因萌發了制作電影的念頭?
蔡仲樑:這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因為開始是故事,后來慢慢發展出形象,后來就順利成章自然發展到電影動畫,與《喜羊羊與灰太郎》也有類似之處吧,有些作品是電視動畫到電影、圖書;有些是從電影到電視,不停地游走與幾個領域。
3解讀麥兜和喜羊羊
《羊城晚報》:對比內地一些大熱的動漫作品,如《喜羊羊與灰太狼》,麥兜系列有什么特有的優勢呢?
蔡仲樑:首先《喜》他們的定位做得很好,符合小朋友的興趣,規模比較大,這是他們的優點。而麥兜相對精品,做得較為精致,量沒有那么大。而且大家的市場可能不同,我們面對的觀眾是小朋友和大人的組合。
《羊城晚報》:麥兜電影怎么樣能讓各種年齡層次的觀眾都喜歡呢?
蔡仲樑:因為麥兜是全年齡向的。現在動畫電影的主流,比如說《飛屋環游記》、宮崎駿的作品等等,都是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歡的。大概因為有不同的解讀空間。比如小朋友會看到表層的情節,覺得故事很有趣。而成年人會看到更深層的東西,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們相信,好的作品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可以進行多向的解讀,滿足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需求,比如《小王子》、《三國演×》等等。我們并沒有什么策略,僅僅是希望能夠制作出好的作品。
4麥兜,2010年很忙
《羊城晚報》:麥兜有什么開發周邊產品的計劃嗎?
蔡仲樑:在香港我們是自己設計、自行售賣麥兜的周邊產品產品,希望在內地也能繼續這套經營方式,開自己的專賣點,或自行生產設計,但目前時間未定。雖然投資上可能需要的資金更多,但對于我們而言,好處更大。
《羊城晚報》:那么有沒有擔心過版權問題呢?
蔡仲樑:我想許多東西是難以控制的,所以我們希望至少自己可以控制一個范圍。我們發現麥兜禮品有個特色,就是購買麥兜周邊的多數用途是送禮。這就好比出席某個重要場合,大家都希望身上穿著的是正品。所以我們相信如果是作為禮品,顧客有理由購買正品。而且我們覺得喜歡麥兜的年輕人,尤其是內地喜歡麥兜的年輕人,都是尊重知識產權的人,所以我們不擔心這個問題,相信是可以處理好的。
《羊城晚報》:請問你們2010年有什么計劃嗎?
蔡仲樑:我們現在在制作新的一部電影,計劃在2011年上映。另外我們計劃進行一些劇場的演出,以真人穿著毛絨布偶外衣的形象出現。其實我們在香港一直進行麥兜的古典音樂會,和香港的交響樂團合作,麥兜會和小朋友一起唱歌,進行古典音樂的賞析,每年會進行七八場這樣音樂會。還有會把對古典音樂的想象理解拍成一條短片等。在電影以外我們還構思一些電視節目,內容主要與兒童教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