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賊王》最新卷封面
無論從日本漫畫的業績上說,還是從全球范圍內引進別國的軟文化來說,日本的第一把旗幟非漫畫莫數,這幾乎已經成為了現實。不過,對此最近也出現了強烈的批評,《讀賣新聞》認為世界上的漫畫沒哪個國家像日本一樣如此鎖國,因為整個書市的漫畫比重嚴重失調,90%都是由日本漫畫家控制的,而從不跟世界漫畫交流,覺得自己了不起,盲目清高。這一潮流的形成出現于1960年到1970年之間,文藝界故意拒絕海外漫畫的引入,孤芳自賞。照這么下去,日本漫畫勢必被世界淘汰。
看起來,上述說法聳人聽聞,但日本人清醒地知道越來越多的一流畫家正被別國挖走,日前由美國導演亨利·塞利克執導的3D動畫電影《卡洛琳與鈕扣的魔女3D》(又名:鬼媽媽)獲得了奧斯卡長篇動漫的提名,而其中頭號美編是上杉忠弘,他作為日本人今年首次奪得了美國動漫ANNIE大獎,引起業內廣泛的矚目。不過,很多評論家認為日本漫畫正是由于閉關自守,缺乏與外部的交流,才導致了國外一直對日本的好奇,所以影片中不難看出上杉忠弘如何苦心于表達日本的原創概念,至于這一保守的文化態度是好還是壞,日本輿論界也說法不一。總體看來,批評的聲音似乎越來越大。
順便說下日本軟文化的兩個“M”,一個漫畫叫“MANGA”,一個村上春樹叫“Murakami Haruki”,跟前者相比,村上春樹反倒跟世界積極交流,因為從他的小說中很少看到純日本的概念,難怪有的批評家說他的小說沒有日本!也許正因如此,村上春樹才成為了世界上最暢銷的日本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