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工業設計師
年終歲尾,我們的城市、企業、傳媒或個人都在主動與被動地對過往的365天進行盤點。
盤點2010年,上到我們國家成功舉辦了上海世博與廣州亞運,下至我們熱衷于“剛剛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或“恨爹不是剛”的虛擬語境……
盤點2010年,對于中國的工業設計,這一年也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具有劃時代意義。
我們是否有理由驕傲
2010年3月5日,“工業設計”首次出現在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力發展金融、物流、信息、研發、工業設計、商務、節能環保服務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有機融合。”工業設計正式被列入國家戰略的高度。
巧合的是:“尊嚴”這兩個字眼也第一次被溫總理在這次報告中提及。“工業設計”與“尊嚴”,作為兩個首度以嶄新理念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詞,從專業與橫向思維的角度產生了微妙的聯系……而工業設計“所做的一切”,確實是可以“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
2010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的頒布,奠定了“工業設計”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開啟了加速工業設計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2010年工業設計,政府很給力;2010年工業設計,很尊嚴!
工業設計無處不在。那么, “工業設計”究竟是什么?
記得若干年前我曾參加過一次高規格的專業會議,議題是討論如何作“大力發展工業設計” 的鼓與呼。會議才起頭就亂了騎驢找驢,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對“什么是工業設計?”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沒轍,會議主席只好責成某位設計界泰斗給出一個權威的“工業設計”表述,大家達成共識后擇期再議。
確實,無論我們百度上網還是不恥下問,關于“什么是工業設計”的答案很“多樣性”:它或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分,或有不同專業組織與個人的釋義,也有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對工業設計與時俱進的認知與理解……
工業設計的主要對象是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是產業鏈中最具增值的環節。根據2006年“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ICSID)”繼1980年的定義外又賦予“工業設計”新的含義:除了強調物品、過程和服務,也觸及了設計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社會道德、多元文化等內容。
成功的工業設計應突出體現技術、設計、市場三要素。例如:有著近80年歷史、發端于丹麥的世界知名玩具品牌樂高(LEGO),其產品正體現著這樣的完美結合。
在德國柏林“樂高樂園發現中心”入口處,一頭由無數個樂高塑料拼裝積木搭成的6米高的“樂高長頸鹿”俯瞰著對之瞻仰、為之傾倒的人群,成為柏林的一大景觀。但不幸的是,該“樂高長頸鹿”作為一件完整的工業產品,其尾巴上的積木經常被一小撮好奇的游客談笑間不自覺地當作“產品附件”采摘走作為紀念。
據統計,從2007年3月該樂園開放至2009年8月“尾巴門”新聞曝光,樂高長頸鹿的尾巴猶如米洛島的維納斯之雙臂“被殘缺美”了4次……列位看官,據說這根尾巴由一萬五千塊樂高積木制成,光成本就價值3000多歐元。
就在多家媒體爭相報道此事不久,我在2009年9月初親臨“尾巴門”現場,并作欲拔“尾巴”之勢……哈哈,其實“哥”摸的不是尾巴,是“快樂、想像與創意”。
但我們一定要抓住2010年的尾巴2011年,工業設計不再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