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排版很重要
由于在扁平化設計中采用的都是極簡的元素,所以,排版就顯的尤為重要。
據說扁平化設計的起源來自于瑞士平面設計,那我們先來看看瑞士平面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平面設計經歷了一段時間不長的停滯。到20世紀50年代期間,一種嶄新的平面設計風格終于在聯邦德國與瑞士形成,被稱為“瑞士平面設計風格”(Swiss Design)。由于這種風格簡單明確,傳達功能準確,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為二戰后影響最大、國際最流行的設計風格,因此又被稱為“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簡單明確,傳達功能準確,是瑞士平面設計的要點,那我們來看看在扁平化設計中怎么做,又能否找到一些相對應的點了?
首先是字體:在扁平化設計風格種,字體的設計顯的很重要,一種新奇的字體用來作為設計元素會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小心,不能因為字體太新奇,而影響到了信息的傳達。
瑞士平面設計中字體的運用
字體更多時候采用的是無 襯線 (sans serif)字體類型
[Page: ]
請問:在扁平化設計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是那些字體?字體,特別是中文,又是大家覺得很頭痛的一個地方,同樣的排版同樣的背景,很多時候放英文看起來很舒服,那是因為英文的機構簡潔而且可塑性很強。但是中文放上去就沒有那么好的效果,相信很多設計師都遇到過這種問題。
這里關于中文字體的運用都可以專門形成一個分享來講,這里先簡單介紹。關于中文的排版可以更多的參照日本的設計,因為日文和中文在文字結構大小疏密度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用好字體,在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大圖
一張好看的圖片能吸引大家注意力和點擊的欲望,在加上適當的排版,再配合扁平界面,瞬間設計感倍增,上檔次了有木有:)!
[Page: ]
再來是半透明
ios7在很多地方都用了這種設計方式。
使用這些設計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創造對比,可以讓設計師通過色塊,圖片上的大字體或者多種顏色層次來創造視覺焦急,傳說中的大氣應該有這樣一種效果,哈哈:)
這種效果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效果會非常震撼,但是使用這種效果必須謹慎,因為這種效果很難處理得當,有一些原則需要掌握:
只有圖片和文字都可以讀時,半透明效果才有意義。
在決定半透明位置的時候,你要知道遮擋了什么內容,這些遮擋是否合理。
透明度的使用錯誤會影響到整體的設計效果和閱讀性。
出于可讀性考慮不要在對比強烈的圖片上放置半透明元素(比如黑白對比或互補色)。
不要同時運用過多半透明效果。
[Page: ]
5.其他風格和細節
誰說扁平化就是單色平涂,扁平化也可以有其他風格和細節,我們來看看
裝飾畫風格
立體感
誰說扁平化設計就是色塊堆積,來看看扁平化也可以有細節。
色塊間的變化呈現出凹凸感:
瑞士平面設計
光感,長投影和陰影/高光
動感
看下面的例子,當時鐘在轉動的時候,畫面下方的圖標(漢堡/飲料等)也有一個相應的動態表現,飲料也能看上去象是在杯子里晃動。
質感 (十字繡)
其他(個人覺得象剪紙)
[Page: ]
小結
扁平化是當前最流行的一種設計形式,作為設計師不一定要追趕潮流,但是一定要掌握這種技巧并懂得靈活運用。
做好扁平化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去掉擬物設計的各種修飾效果,需要設計師更多的去觀察,提煉。可以從古今中外的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上找到共同點并加以運用。
扁平化設計也不是簡單的單色平涂,它可以有很多細節,也可以作出質感和動感,這需要設計師們耐心的去發現。
在這趟設計潮流的變革中,我們不僅是見證者,更應該是參與者,讓扁平化設計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