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問題出發到解決方案 企業產品在用戶教育中的困惑集中反映在傳播對象的模糊上。在與產品的溝通中,我們發現所有feature 的應用場景是能夠統一各方利益點的切入口,也就是把員工和老板都作為企業整體的一部分來看待,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進行敘述。于是,針對這一共識我們制作了一系列動畫視頻來闡述產品的特性與立場。 動畫以抽象的符號化角色指代企業中的管理者,直接通過場景說明來解釋產品的作用。


二、產品-用戶溝通體系 用戶教育不是孤立的說明工作,只有從售前到售后支撐起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夠應對產品的各種變化并可持續地發展下去。關鍵之處是要建立能夠與用戶進行順暢溝通的方式。為此我們對售前與售后的用戶行為行為進行了梳理,著力打通二者的需求脈絡,使得用戶從預覽,購買到使用的體驗貫通如一。

企業產品的用戶教育體系。 售前教育是從官網等中介向新用戶開展的定向傳播,主要內容包括:宣傳視頻,產品features介紹圖文,話題運營minisite。

售前Minisite動畫體驗站點。 售后則是支持產品服務與運營的主要渠道之一,內容包括: 產品使用指引,Q&A圖文,what’s new圖文等。


三、內容自品牌 從經銷商對形象所表現出的興趣以及實際使用的效果中,我們看到了這些符號形象品牌化的可能。于是,我們對其進行了重組包裝使之成為企業產品旗下的子品牌:Live in Oface(辦公仔)。





四、產品化 企業產品的整個用戶教育以形象為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品結構。從產品結構定義上看(產品分為核心價值,形式基礎與衍生品),其核心價值是讓上班族用戶獲得到主觀情感與客觀信息需要的滿足。形式基礎是角色作為主要素材的各種視覺內容(覆蓋售前與售后);而衍生品則是運營帳號與客戶端的推送渠道。


后記: 用戶教育只是互聯網產品中的一小部分,但在這個項目過程中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產品思維與設計本質的天然聯系。雖然設計作為服務已經為人熟知,然而其被動的從屬性在許多行業中依然沒有改變,設計驅動還常常被視作一種理想化的美學實踐而與商業市場對立。這種尷尬的誤解在矮化了設計同時也限制了設計的現實效益,阻隔了設計與產品的天然聯系。然而要消除這種誤解不僅僅需要大多數人觀念的轉變,更需要設計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