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建筑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賽事展會 |
|
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啟動 自主申報全面開始 |
|
由南方都市報、南都周刊、風尚周報主辦,ABBS建筑網、《建筑師》、《時代建筑》、《世界建筑》、《Domus》國際中文版、《新建筑》、《世界建筑導報》等國內主要建筑媒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日前啟動,申報及提名工作全面開始。
增設“建筑評論獎” 中國建筑傳媒獎中國首個側重建筑的社會評價、實現公民參與、體現公民視角,以“建筑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為評獎標準的建筑獎。該獎項的口號為“走向公民建筑”。大獎用以表彰那些關心各種民生問題,如居住、社區、環境、公共空間等,在設計中體現公共利益、傾注人文關懷,并積極探索高質量文化表現的建筑作品。 依照“少而精”的的原則,首屆中國建筑傳媒獎僅設立了5個獎項,分別為最佳建筑獎、居住建筑特別獎、杰出成就獎、青年建筑師獎及組委會特別獎。其中前兩個為建筑作品獎,后兩個為人物獎,“組委會特別獎”為事件獎。 在2009年12月7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提名人會議上,提名人委員會提出增設“建筑評論獎”。該獎項設立的目的是用以表彰以中文寫作,并深入評析中國當代城市與建筑的發展,弘揚建筑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為建筑文化在大眾傳播方面起巨大推動作用的華人建筑評論作者。
申報工作全面開始 第二屆獎項接受申報的獎項依然是“最佳建筑獎”、“居住建筑特別獎”及“青年建筑師獎”,而“杰出成就獎”、“建筑評論獎”及“組委會特別獎”僅接受大獎提名人的提名。今年“青年建筑師獎”的年齡上限有所調整,由原來的45歲以下改為40歲以下。 目前,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的申報工作全面開始,并將于2010年10月30日截止。11月獎進行初評,隨后評委會對入圍項目實地考察,并在12月初舉行終評會議,頒獎典禮將于12月中下旬在深圳舉行。 (詳情請登錄中國建筑傳媒獎官方網站:http://nd.oeeee.com/cama)
相關鏈接: 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獎項共6個,稅后獎金18萬元 最佳建筑獎(5萬元)、居住建筑特別獎(2萬元)、杰出成就獎(5萬元)、青年建筑師獎(2萬元)、建筑評論獎(2萬元)、組委會特別獎(2萬元)
特別提醒: 可申報獎項為三個 報名截止至10月30日 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下設最佳建筑獎、居住建筑特別獎、杰出成就獎、青年建筑師獎、建筑評論獎個組委會特別獎。接受申報的獎項依然是“最佳建筑獎”、“居住建筑特別獎”及“青年建筑師獎”。相關資料請直接發至cama@vip.sohu.com 和nfdsbzl@163.com(請注明申報的獎項,并嚴格按照各獎項要求的格式提供資料)。具體要求如下(詳情請登錄nd.oeeee.com/cama查詢):
●最佳建筑獎(獎金:稅后5萬元)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項目獎。用以表彰深具社會意義和影響力、體現人文關懷、在空間營造上有突出貢獻的建筑或城市設計作品(包括在兩岸三地落成的外國建筑師的作品)。 第二屆參評建筑要求在2009—2010年間在兩岸三地落成并投入使用。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作品名稱 |
|
建筑師簡介(200字) |
|
作品簡介 (總字數在1500字以內) |
項目基本資料 |
|
設計背景 |
|
構思特點 |
|
使用者意見 |
|
作品意義 |
|
其他說明 |
| B、圖紙:設計草圖、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部分節點詳圖、設計分析圖。圖片精度300dpi。 C、照片:建筑外景、內景共10張,圖片精度300dpi。 建筑師近期肖像1張。 ●居住建筑特別獎(獎金:稅后2萬元)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項目獎。用以表彰對探討民眾居住問題有啟發意義,為中國居住文化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的居住建筑作品(含在兩岸三地落成的外國建筑師作品)。 第二屆參評建筑要求在2009—2010年間在兩岸三地落成并投入使用。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作品名稱 |
|
建筑師簡介(200字) |
|
作品簡介 (總字數在1500字以內) |
項目基本資料 |
|
設計背景 |
|
構思特點 |
|
使用者意見 |
|
作品意義 |
|
其他說明 |
| B、圖紙:設計草圖、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部分節點詳圖、設計分析圖。圖片精度300dpi。 C、照片:建筑外景、內景共10張,圖片精度300dpi。 建筑師近期肖像1張。
●青年建筑師獎(獎金:稅后2萬元)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人物獎。用以表彰在兩岸三地執業,年齡不超過40周歲(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建筑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上積極探索的華人建筑師(包括外籍)。 第二屆參評建筑師需在2009—2010年間,有富有上述意義的作品在兩岸三地落成。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姓名 |
|
人物介紹(1500字) |
|
代表作品簡介(3—5個,每個300—500字,每個都應含項目基本資料、設計背景、構思特點、使用者意見、作品意義等) |
作品一 |
|
作品二 |
|
作品三 |
|
作品四 |
|
作品五 |
|
主要作品目錄 |
| B、照片:建筑師近期照片1張、主要作品照片10張。
附: 一:提名委員會名單 主任:趙辰 委員:(按拼音順序) 黃居正 《建筑師》主編 李曉峰 《新建筑》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馬衛東 文筑國際創始人、建筑評論家 饒小軍 《世界建筑導報》總編輯、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史 建 建筑批評家、策展人 王 路 《世界建筑》主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王明賢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策展人 于 冰 《Domus》國際中文版主編 趙 辰 南京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 支文軍 《時代建筑》主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葉長安(香港) 策展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吳光庭(臺灣) 淡江大學建筑系系主任
二:評委會名單 主任:待推選 委員:(按拼音順序) 崔 愷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 梁文道(香港)文化評論家、鳳凰衛視主持人 栗憲庭 藝術評論家 孟建民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 王駿陽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夏鑄九(臺灣)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嚴迅奇(香港)香港許李嚴建筑工程師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三:首屆中國建筑傳媒獎獲獎名單 最佳建筑獎——毛寺生態實驗小學 居住建筑特別獎——土樓公舍 杰出成就獎——馮紀忠 青年建筑師獎——標準營造事務所(團隊) 組委會特別獎——謝英俊
申報、評審咨詢:趙磊(中國建筑傳媒獎總策劃人) 移動電話:13632951718;郵箱:nfdsbzl@163.com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