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發展市場經濟的社會,設計教育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面對不斷膨脹的擴招擴校,教與學的素質怎樣提升?設計師從理論與實踐的經驗是很有價值的研究范疇。本書作者與應邀供稿的設計師們所寫作的案例,都是老師和學生們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靳埭強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信息傳達的多元化趨勢是當今視覺藝術表現的特征。
成長在網絡革命時代的年輕一代,一方面運用數碼技術工具的優勢拓展各類媒體的領域,而另一方面全世界的人們正在清醒地面對現實而積極關注"文藝復興"的回歸值得反思。我們在創造具有新鮮時代印記之美的外表下是深藏其中的傳統。
呂敬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多做一點,少說一點。
設計是行動而不是幻想。埋怨懷才不遇與癡癡傻等機會,不僅耗費能量,也容易失去對設計的信心與熱情,倒不如起身積極做點事,用自己的力量與能力為自己輔一條想走的路,去拓展自己的美麗天空,延續對設計的自信與熱情。
王炳南 臺灣歐普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
設計始終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每天都充滿可變的機遇,是對是錯,只要憑著良心去面對,一切決定也是無悔。
李永銓 香港李永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設計師在文化話語權上是屬弱勢的!主要原因在于"實用的目的"導致精神魅力的喪失。這種喪失使設計者最終淪落為小形式的把玩者;變成"投機"上極敏感,"人文"上極弱智,"精神"上極浮淺,"社會責任"上極冷淡。所以,一個美學化的工作如沒有精神含量就等于借著傳播渠道向社會輸送"快餐化的垃圾",這是作為設計人精神上的一種悲哀。
旺忘望 北京旺忘望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設計創意是由設計師大腦激蕩萌發的產物,尤其是平面設計、廣告創意、多媒體設計等視覺形象的傳播,走在時代前端,無論是憑籍印刷媒體還是電子媒體或是其他傳播方式,都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稍有不慎,造成負面影響難以彌補,因此,大家都應抱著真誠與良心去面對。

黃炯青 深圳蘭韻企業形象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