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座配套書籍《現代平面設計與制作實用手冊》正在發售中,請訪問333書店瀏覽購買
更多內容請關注《現代平面設計系列講座》
現代平面設計系列講座 第十三講: 設計與制作應用之 電腦技術應用 主講:黃炯青
(一)電腦設備及應用 1.Mac(蘋果機)與PC(兼容機) 設計者如何選用電腦設備,目前普通使用的主要是Mac與PC兩種,Mac主要是為平面設計及印刷、出版工作者而開發的,在設計師中有一定地位,PC機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電腦設備,以價廉物美而受到歡迎。而Mac是專為設計專業人士設計,其中很多特殊的制作方法最早產于Mac,加上Mac人性化設計和產品的精致程度與耐用性仍是PC機不可比擬的。有一段時期,很多設計師為擁有一臺Mac而自豪,但后來由于Mac軟硬件更新快,且價錢高而困擾不少操作者。因此,常有人問,到底選擇Mac還是PC,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下面將二者之間異同作一些介紹,以便設計者真正了解其不同與相同之處。 我認為只要了解各自性能,選擇何種電腦并非重要,關鍵是配置電腦硬件的質量和它相關的服務企業的配合。如菲林公司、客戶等之間使用的軟件的兼容性是否影響其工作。 Mac和PC兩者都能順利完成制作電子稿件,目前市場上都有對付該兩種系統的版本的軟件。例如:處理影響圖檔的Photoshop軟體、繪制向量圖檔的Illustrator軟體,就有Mac及PC二種版本,所以由制作完成的檔案還要能夠順利的輸出四色菲林片,才算是大公告成。Mac系統在印刷前作業的環境上非常成熟,架構于此系統下的后端廠商也較多,因此,只要是使用Mac電腦所制作的檔案,拿到任何一家專業輸出中心輸出菲林片,幾乎都能夠順利的完成輸出。 一般情況下,使用Mac在輸出菲林方面更方便一些,使用PC電腦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有許多設定動作,由于PC電腦是屬于開放性架構,雖然很方便的做擴充或升級,但也產生了一些相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專業的、了解電腦的人而言并非難事,但對于一般從事設計或是制作電子稿件的人,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常常外接許多周邊設備,連線上電腦后卻無法執行動作,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此種經驗。Mac電腦基本上不太需要做大幅度的升級,它不像PC電腦只要將主機版或CPU等更換,就能完成電腦的升級。其實電腦的升級還必須配合相關的條件,并不是單純的更換主機版就可以。 電腦擴充記憶體:電腦隨機所配備的基本記憶體通常都太少,從事平面設計制作的電子稿件最低至少也要有配量256MB內存條才夠,記憶體不足在作業過程中會有諸多不便,例如,無法同時開啟多個軟體、無法在軟體內執行某些動作等。 當電腦使用量增加,電腦所內建的硬盤容量也將不復使用,此時就可以考慮擴充一臺外接式的硬盤,硬盤容量當然越大越好,但如何妥善規劃硬盤空間是十分重要的。
2.硬件的需求 從原理上講,電腦硬件的配置越高越好,但硬件的需求必須考慮資金的成本,用最低的成本買到最合用的設備,相信是每個人的目標。但在購買過程中往往是花錢越少配置越低,不可能用最少的資金買到最高級的設備,可以先用適當資金,買些適合工作的設備,然后再利用回收的資金,逐步擴充設備容量或更換高質量的電腦設備。 目前從事印前的設計工作者,大部分是使用Mac電腦來制作,因此,下面就以Mac系統來做介紹。
3.電腦主機的選擇 Mac電腦的規格與種類是最單純的,通常都以套裝整組購買,Mac與PC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三個等級,高級機種、中級機種與低級機種,不管是哪一等級的機種,都可以制作電子稿件,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1)高級機種的電腦:高級機種是專門用來制作圖像處理,或是需要執行速度快、并進行大量資料運算的工作。 (2)中級機種的電腦:中級機種適合做編排工作、圖像處理、向量繪圖等,當資料容量不大,使用中級機種的電腦就足以勝任,因為檔案小,即使用高級機種的電腦來執行,效率也不見得快多少。因此也沒有必要公司買高級機種電腦設備,承擔不必要的損耗,但使用中級機種的電腦處理大記憶體和處理大圖檔,譬如用Photoshop制作一個大圖,在執行工作時也會明顯感覺到速度較慢,因此合理使用機種不容忽視。 (3)低級機種的電腦:低級機種適合做一般的文書處理,或擔任專項如打印、掃描等工作。 話得說回來,現在所謂的低級機種,在以前而言,何嘗不是屬于高級機種呢?如上世紀90年代初配置一臺1個G(1000m)的硬盤和16m內存的電腦屬當時最高級機種設備。而在今天,這樣的設備丟在垃圾里也沒有人去撿,這個狀況恐怕要歸根于電腦不斷升級的結果。
數碼相機 長久以來,人們使用底片來捕捉鏡頭下的影像,留下一幅幅精美的攝影作品,但是這種情況開始有了相當變化,使用CGD電子光電感光晶片的數碼相機,逐漸在成本上、功能上及方便性取代傳統的底片相機。 傳統相機與數碼相機相比較的優缺點,以前常有人問“數碼相機能不能用?”,這個問題和“135相機拍的底片能不能用”一樣,這關系要做多大尺寸的影象復制?相機鏡頭光學系統優劣、相機的像素多少?這些問題在傳統底片和數碼相機中,差異只在底片感光及多少像素CCD,加上軟體處理不同而已。如果要復制10cm以下的圖像,135型正片就夠用了!如果印刷較大幅圖片的印刷品,至少要120型以上正片。數碼的原理也一樣,像素越高,精度越高,質量也越好。 數碼相機在一般情況下使用比較方便,而且不用掃描,只要將RGB格式轉成CMYK格式,就能編輯輸出,方便性占有很大優勢,在儲存前可以預示拍攝效果,這是一般感光底片所沒有的。尤其是一些專業攝影公司配合專業照相機的1,6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的精度甚至超過了底片的精度,數碼相機的產生為我們的設計與制作提供了方便。我相信數碼相機替代傳統照相是不可質疑的。有關數碼攝影的技術問題,可參閱下章“數碼影像的技術應用”欄目中。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