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出名的摩天大樓之一美國紐約的帝國大廈將采取節能的綠色措施。業主希望以老樓新裝的方式令帝國大廈迎向新的年代。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棟大樓現在正在進行整修,希望能夠把耗費的能源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節省400多萬美元的能源費用。每天有大約1萬3千多人進出帝國大廈,除了在大樓上班的人之外,還包括參觀大樓樓頂展望臺的世界各國游客。
目前進行的節能工程是耗資5億美元的大樓整修工程中的一部分。帝國大廈的業主希望整修之后,能夠吸引大公司承租辦公室,也可以提高租金收入。
節能工程當中,將在這棟120層大樓的6千5百多扇窗戶玻璃內層加裝保溫膠片、暖氣管加裝隔熱板、改善照明、通風以及空調。
大樓內上班的人可以用互聯網監控能源的消耗。計劃的目的是將能源消耗減少幾乎四成,每年節省大約440萬美元。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主持的氣候環境計劃對大樓的整修提供了協助。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則說,帝國大廈的做法將可以成為世界其他摩天大樓效法的榜樣。

帝國大廈在1931年—1972年曾是全世界最高的大樓
帝國大廈簡介
帝國大廈(英語: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國紐約市的一棟著名的摩天大樓,共有102層,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設計,1930年動工,1931年落成,只用了410天,它的名字來源于紐約州的別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所以英文原意實際上是“紐約州大廈”,而“帝國州大廈”是以英文字面意思直接翻譯之譯法,但因此帝國大廈的譯法已廣泛流傳,故沿用至今。
帝國大廈在世界貿易中心興建之前,一直是紐約市最高的建筑,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在2001年世界貿易中心倒塌之后,帝國大廈成為首座兩度(1931年、2001年)登上紐約最高樓的大樓。在它興建之前克萊斯勒大廈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目前它是美國第二高的建筑,排在芝加哥的西爾斯大樓之后。帝國大廈原本共381米,20世紀50年代安裝的天線使它的高度上升至448.7米。根據估算,建造帝國大廈的材料約有330000噸。大廈總共擁有6500個窗戶、73部電梯,從底層步行至頂層須經過1860級臺階。它的總建筑面積為204,385平方米。1931年5月1日,帝國大廈正式落成,但由于經濟大蕭條,許多辦公室在40年代之前一直空置,使它在早期被戲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空國大廈)。
帝國大廈位于曼哈頓第五大道350號,夾在34大街與33大街之間,是紐約市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它的頂部的泛光燈的顏色會因時間或重大事件而改變,比如說在911事件后就亮了3個月的藍色燈,以示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