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麥比烏斯圈造型設計的方案中包含了兩個相互咬合的結構——完美的圓和盤旋的公共空間
圖:麥比烏斯圈造型設計的外觀模型效果
圖:內部圓環裝分布的書架、柔和的燈光的通風設備將帶來舒適的環境。
麥比烏斯圈式的造型設計
麥比烏斯圈是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因A.F.麥比烏斯(AugustFerdinandMöbius,1790-1868)發現而得名。將一個長方形紙條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轉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麥比烏斯圈。數學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叫“拓撲學”,主要是研究幾何圖形連續改變形狀時的一些特征和規律的,“莫比烏斯環”變成了拓撲學中最有趣的單側面問題之一。莫比烏斯環的概念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筑,藝術,工業生產中。運用莫比烏斯環原理我們可以建造立交橋和道路,避免車輛行人的擁堵。
說直白一點,采用麥比烏斯圈結構的建筑設計,可以在同樣平面面積中通過不同角度的“空間扭曲”而讓原有的空間在不同方向得以“延伸”,從而獲得更多的可用空間。
國家圖書館項目負責人托馬斯-克里斯托弗森形容道:“國家圖書館的設計打破了傳統建筑的造型,它讓墻壁在不同的角度變化,時而是墻,時而是屋頂,時而成了地板,最后又變成了墻。”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