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文博會動漫館中的動漫模仿秀。
“拍動畫片不難,難在盈利。”福州一家動漫企業攜原創動畫片參展文博會,尋找產業鏈上的合作商,為吸引“潛在”伙伴注意,他們特意避開競爭對手云集的3號館,在1號館黃金地段選了一個展位。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小動漫企業幾乎在3號館銷聲匿跡;不少大展商表示,國外訂單減少逼迫企業轉型,資金、策劃和運營經驗的缺乏使轉型過程變得艱難,他們希望在文博會上借東風。
現狀動漫基地遍地開花
除了無處不在的“創意”,動漫也是本屆文博會上各省市展團展示和關注的焦點。3號館云集了大連、吉林、常州、杭州的動漫基地,而安徽蕪湖市昨日上午在文博會現場發布了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的消息,蕪湖的目標是建動漫原創基地、展示中心和交易平臺。在1號館,四川、重慶等省市在各自展館內強力推介動漫產業基地。
“前兩年只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在做動漫,如今遍地開花了。”來自廣州的采購商陳煌對動漫產業的迅猛發展深有感觸。在昨日下午舉行的深港動漫網游合作配對高峰論壇上,深圳影視動畫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慧介紹說,今年有關部門對動漫產業調研,發現全國有78個動漫基地和園區,從事動漫產業的機構和公司有6400多家,而2002年全國只有120多家動漫企業。
王慧認為,國內的動漫產業有巨大的市場,有人估算這個“蛋糕”每年可達3000億元,但目前只做到幾百億元。各地政府看到了商機,,紛紛出臺稅收、房租等優惠政策扶持本地動漫企業的發展。
窘境中小企業偏于一隅
數量激增的動漫企業和動漫基地生存狀況如何?本屆文博會上,動漫、網游企業集中在3號館數字影視·動漫游戲館的參展情況可窺一斑。網域、中青寶網、華強、華夏等深圳龍頭動漫網游企業風光無限,觀眾排著十多米的長隊等著體驗華強展館的環幕電影,而網域的舞臺表演賺足了人氣。連續幾年參展的商戶指出,今年3號館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大企業動輒布置上百平方米的展位,中小企業則數量銳減,偏于一隅。
網域在3號館的展館占地150平方米,設計成城堡樣式,上下兩層樓。負責該展館布置的武先生告訴記者,公司每年都參加文博會,今年的展位跟去年面積相近,展館設計和裝修的投入也跟去年差不多。而網域周邊的展商如華強、中青寶網的展位面積則比去年有大幅擴張。但是,去年占了展館近一半面積的標準展位今年只剩十余家,參展的中小動漫企業很少。記者看到,那十多家中小動漫企業集中在展館西北角,占地僅有該館面積的一成左右。
動漫企業轉型兩招
打破國外訂單依賴
本屆文博會為何難見中小動漫企業?業內人士把矛頭指向金融危機。參展商華漫兄弟品牌中心總監表示,國內不少動漫企業是做來料加工的,受金融危機影響,海外制作訂單減少,不少企業生存艱難,參展成為奢侈之舉,“就我們這個不算大的展位,裝飾、人工等花費就達20萬元左右。”網域公司的武先生認為,參展能宣傳品牌,但對成交或項目配對的作用不明顯,因此很多動漫企業更喜歡參加文博會的論壇或項目配對活動。
實際上,去年是整個動漫行業的“豐年”,國內生產的原創動畫片有249部,共計13萬多分鐘,而2007年只有168部共10萬多分鐘。“一分鐘的動畫片制作成本,少的數百、多的上萬元,而賣給電視臺一分鐘幾十元,再好賣也不賺錢。”參展商福建省時代華奧動漫公司副總經理徐榕說,動畫片成功播出不算成功,就算在央視播出也不一定盈利,動漫產業的盈利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豐富的衍生產品,而這需要強大的策劃團隊和品牌運營團隊。
來料加工投入少、掙錢快,但沒有自主品牌,賺的是辛苦錢;自主運作原創動漫品牌收益高,但投入高、收益慢。“以前一些企業可以靠國外訂單生存,但現在大的經濟環境要求整個行業冷靜思考。”徐榕說,當前形勢迫使動漫企業“浴火重生”,要么倒閉,要么轉型。
不妨先試香港市場
《烏龍小子》、《一指禪》、《烏龍院》、《藍貓》……不少國內動漫品牌都在文博會上強力推廣。“我們不缺賣點,也不缺資金,就缺一個推廣的合作伙伴。”動畫片《一指禪》參展商說。
記者發現,不少動漫企業都急需有能力和經驗的策劃、推廣或品牌運營團隊,他們參加本屆文博會和國內各種與動漫相關的展會,都帶著這樣的目的。不少參展商表示,已在文博會上為少數項目找到有初步意向的合作伙伴。
盡管全國各地涌現了眾多動漫基地,但業界認為深圳仍有優勢,除了二三十年的基礎,最重要的是地緣優勢———靠近香港,更容易開拓國際市場。所以,昨日下午舉行的“深港動漫網游合作配對高峰論壇”吸引了眾多動漫企業參加,香港的動漫企業想打入內地市場,而內地企業更希望尋找香港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業內專家認為,國內市場巨大,內地企業可以先從國內市場做起,不要急于開拓國際市場。美琪扭蛋公司代表建議先嘗試香港市場:“香港是個開放的市場,與國際市場最接近。如果你們的賣點打動不了香港人,即使硬塞進國際市場,也會被打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