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斯環》片耗資1.3億,國內上映前幾天票房僅200萬元
歷經艱苦,一部據稱耗資1.3億元,歷時5年制作的國內首部3D動畫魔幻大片《魔比斯環》終于出爐了。本以為這將是中國動畫的轉折點,但是上映一周以來,北京僅有的幾家影院里觀眾卻寥寥,同時,“不倫不類的故事、東拼西湊的內容及讓人看著不舒服的人物形象”也引來質疑頻頻。 ??影院觀眾寥寥
??對于《魔比斯環》,不少業內人士起初就不看好,從一開始各影院看片時,不少影院經理就把《魔比斯環》拒之門外。昨天,記者也采訪到了北京影院一業內人士,他說:“最開始發行方曾開出了5萬元的票房回收,如果哪家影院能夠保證就給影院一個拷貝。但是對于我們這種廳少的影院,一是趕上暑假電影多,沒有太多的廳可以安排放映,還有就是對影片的信心不足。”
??在看過電影后,不少影院經理就更堅定了這一點,“很多人并不看好《魔比斯環》,除了有幾個少林武僧的動作可以算得上有點中國特點外,其他全部是西方的東西,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個中國掏錢做出的西方片,所以京城的很多普通影院都沒有爭取拷貝放映此片。”
??《魔比斯環》從上周末開始至今公映了一周的時間,市場的反應也證明了這些業內人士的看法。雖然官方的統計還沒有出來,但是陷在“大人看了嫌幼稚,小孩看了嫌深奧”尷尬之中的《魔比斯環》,在剛上映的前幾天全國票房也只有200萬元,各省市地區的票房不足幾萬元,估計連片方都沒想到這次會輸得這么慘。一位業內人士說:“據我所了解,北京的幾家電影院,每天只排出了兩個場次,而在這放映的兩場中,每場也只有一兩個觀眾而已,當然同期上映的片子過多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
??星美影城算是放映最熱烈的,袁經理告訴記者:“可能是由于我們先期放映安排的場次比較多,所以每場大概有60%的觀眾,畢竟在其他的影院都很少放這個片子,想看的觀眾只得來我們這里。不過這幾日又有《加菲貓》等影片在上映,所以我們也改在每天只放映兩場。”記者也了解到,除了像星美這樣的大影城外,在一般的像五道口這樣的小電影院,在放映一周后,《魔比斯環》已經在昨天下片。
希望變成失望
??與當年《寶蓮燈》投資1200萬元、歷時4年制作、創下上億元票房相比,《魔比斯環》耗資1.3億元,制作周期長達5年,規模之大不可同日而語。更關鍵的是,它是我國第一部3D制作的動畫長片,背負著“中國首部原創三維動畫電影”的頭銜,與國際接軌的1.3億元制作費用,《魔比斯環》的出現在短時期內令不少人雀躍。當然在這其中漫畫迷占據大部分,不少人對于這部“曠世奇作”也委以重任,“中國動畫的轉折”、“里程碑”、“國產動畫片的新紀元”等等冠冕堂皇的話都加在了電影名字前。但是同樣是在公映后短短的時間里,爭議、批評也如泉水般涌來。更令人遺憾的是,對于這樣的電影,我們本土的觀眾甚至極少問津,票房不容樂觀。
魔比斯環》講述的是通過“魔比斯環”穿越時空的科學家和兒子被卷入另一個星球的正邪之戰,不少看完電影的觀眾說,故事上它像極了《納尼亞傳奇》,而視覺上該片對星球城市的空間想象,尤其是以飛船為交通工具的場景,幾乎與《星球大戰》如出一轍。正邪雙方交戰的場景,則讓人想起《指環王》。這就像是一個人,單拿出來每一個部分都很精致,但是拼湊在了一起卻怎么都覺得別扭。
??故事、技術落后
??為什么變成了3D的《魔比斯環》不得人心?通過幾位觀眾的看法,故事及技術的落后是《魔比斯環》的最大敗筆。“我們先不考慮這個電影是否西方或者東方,就從畫面來講,一般的動畫片都是光鮮亮麗的,而《魔》的整體色調都很暗淡,其中一些人物的造型更是有些夸張,對于動畫片的主要受眾,孩子們必然不會對此產生什么興趣,反而是厭惡。”
??而故事的不討巧,更是觀眾認為此片不好看的致命一點,“對于大人來講,這個故事也太過單薄了,東拼西湊下來終于能把事情說圓了,而如果說這是考慮到小朋友的觀賞水平,那為什么又要起一個如此奇怪的名字‘魔比斯環’?”此外,片中主人公過分的正統,沒有一點幽默感也令不少觀眾看著乏味,甚至有不少人告訴記者,在看片過程中,都有犯困的感覺。
??制片方說法
?“票房不是成本回收的惟一指標”
??說起當時制作《魔比斯環》的過程,影片的制作公司——環球數碼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此片副生產總監曹輝說,他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們有多艱苦,在歐美國家,制作出這樣的一部3D動畫電影起碼要由幾個已經成熟的公司來做,我們這些從來沒有這方面經驗的人,用了5年的時間做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把1.3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只不過是1000多萬而已,在歐美制作出這樣的電影起碼要幾千萬美元才行,但是美國專家來我們這里觀摩并參與制作的時候,還很驚嘆我們能用這么少的錢做這么高技術的一部電影。”
票房及業內人士的不認可,也同樣沒有令曹輝失望,她說:“票房不是決定電影成本回收的惟一指標,尤其是對于這樣一部商業動畫片來講,它有著很多的外延產品,像漫畫、圖書、音像甚至是手機下載,這些業務都是增值部分,而這一部分才是收回成本的主要渠道。”
??“120個國外買家準備購買”
??在國內沒有受到認可后,《魔比斯環》在國際上卻成為了香餑餑,《紐約時報》在撰寫的《中國快速進軍動畫電影產業》中稱:“這部片子的尖端畫面是在告訴美國迪斯尼、皮克斯等動畫公司,他們來了!”而《國際漫畫藝術》雜志的編輯約翰·雷特則說:“我毫不懷疑,你們的技術已經開始抗衡好萊塢或歐洲。”
??隨后而來的就是一個個買家,曹輝說:“戛納電影節的時候,我們曾帶著片子去參展,隨后就有120個買家來與我們洽談,由于是獨立發行,所以很多手續我們還在辦,國際上的發行還在進行。而且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專業動漫雜志的評選中,我們已經成為了亞洲排名第二,這也是中國的公司第一次躋身這樣的位置。”
??雖然對于《魔比斯環》的質疑超過了稱贊,但是曹輝卻很樂觀,“第一部電影讓更多的中國動漫人重視起了3D的技術,也讓世界看到了我們的水平,我們可能還比不過國際先進水平,可它算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們正式與國際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