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迄今為止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動漫展——第四屆武漢國際動漫展火熱開幕,漫畫名家作品展、特色社團交流、Cosplay(角色扮演)展示等各項主題展覽及活動將持續到國慶節。細心的武漢市民會發現,短短幾年間,曾被認為是舶來品的動漫已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根、發芽:一批年輕的漫畫家在全國打響知名度,Cosplay愛好者逐漸闖出名堂,“武漢制造”的《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閃亮央視熒屏……武漢,成為正在崛起的“動漫之都”。
15所高校年招生千余人 武漢成全國動漫人才搖籃
第一次見到閔夢,是在一次動漫活動中,當時她正和一群玩Cosplay的朋友開心地忙碌著。再次見面,曾癡迷Cosplay的閔夢已是丹墨數字藝術中心的專業畫師,畫插畫成為她的情感表達方式。翻看她的作品,奇幻美妙、想象力豐富,讓人猜測這一定是個思想活躍,靈感如同小氣泡一樣直往外冒的女孩子。閔夢回憶說,剛上大學時她也曾經迷惘,后來幾個熱愛畫畫的女孩子走到一起,開始了漫畫創作。從眼睛如星辰般閃爍的可愛美女,到玉樹臨風的有型帥哥,她的畫作一次次在網上得到朋友們的肯定。從簡單的漫畫到原創的插畫,閔夢說她要感謝一個人:翁子揚。被譽為“國內漫畫家中的水墨CG(計算機圖形圖像)大師”的翁子揚先生,是武漢大學國際軟件學院老師,也是武漢動漫原創的代表人物。2003年,閔夢在武展親眼見到眾多Cosplay愛好者像追星一樣請翁子揚簽名的場景,當即決定報考動漫專業。畢業那年,閔夢將自己的插畫拿去請翁老師指導,充滿靈氣的作品得到了老師夸獎,這使她從此堅定了畫插畫的信念。如今,閔夢的媽媽路過書攤時總會自豪地指著某本雜志封面說:“看,這是我姑娘畫的!”據中國動畫教育協會中南分會主任朱明健介紹,目前武大、華中師大、武漢理工大、湖北美院等15所高校都開設了動漫專業,培養從專科到研究生各個層次的動漫人才,年招生規模超過千人,這使武漢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動漫人才培養基地。與此同時,武漢市動漫產業鏈的從業人員也達到1萬人。盡管如此,包括閔夢在內的很多人還沒有感受到“人才基地”的優越感,她的很多同學畢業后都“東南飛”了。“沒辦法,不少同學迫于生計轉行,干脆做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對于閔夢的這一說法,她的老師翁子揚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同感,“工作的壓力與強度相當大,甚至有些枯燥,能夠堅持下來的人非常少。”原來,動畫的每一個分解動作都由24個畫面構成,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物有微小的動作,就需要創作者將這個動作分解成若干份,然后畫出若干張相互連貫的圖畫,通常,1秒鐘的畫面需要24張圖畫!——一部長達數分鐘的動畫片,要耗費創作者的多少心血!不過,親身經歷了動漫從冷落到熱鬧的翁子揚對前景充滿信心,“看到熱愛動漫的孩子越來越多,我也感受到了力量!”經常受邀參加國內外動漫展的翁子揚在第四屆武漢國際動漫展發布會上深情地表示:“在家門口舉辦動漫展,是我最快樂的事!”
在Cosplay中感受無窮快樂 動漫作者也是“服裝設計師”
披著寬大的黑色斗篷、眼圈發黑、嘴巴猩紅的“吸血鬼”,身穿雪白的落地蕾絲長裙,頭戴閃亮的小皇冠的“白雪公主”,頭戴紅色假發、一身雪白武士裝、手提佩劍的“年輕王子”……每一次Cosplay表演秀,千奇百怪、充滿想象力的造型總會讓觀眾驚訝得合不攏嘴。動漫社團“撲克人形”的副社長王卓笑著告訴記者:“觀眾們驚訝的表情,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了!”生活中的王卓是個恬靜的女孩,目前是華中科技大學大二學生。她告訴記者,幾年前,Cosplay對大多數武漢人來說還是個完全陌生的名詞,她則在這個名詞被大家熟知的過程中一點點成長。“撲克人形”的社長小紫是武漢第一批Cosplay愛好者,“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人。可是在Cosplay中,我們卻可以演繹能想到的任何一個故事、角色!”現實生活中,擁有國際貿易與法律雙學位的小紫是一家公司的白領;Cosplay世界中,小紫一會兒是面對棋盤的弈者,一會兒是揮劍沖鋒的勇士。正是這種現實與夢想的不斷碰撞,讓小紫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短短幾年,王卓已深深體驗到了Cosplay的快樂,“這份快樂,不僅僅來自光彩照人的表演引來掌聲的虛榮心,更來自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歷練。”王卓告訴記者,Cosplay表演的關鍵在于服裝。起初,王卓和所有Cosplay愛好者一樣向裁縫求助,但她很快就發現,不僅做出的衣服不合風格,而且價格貴得驚人,“我的同伴幾乎都有被‘宰’的慘痛經歷!”為了減少損失,王卓利用課余時間摸索:根據漫畫圖像畫出衣服草圖,再用紙做出紙樣,哪里是什么顏色,哪里用什么料子,她一一標明后再去找裁縫制作。“現在,我快成了半個服裝設計師!”這幾年里,王卓父母的態度也從堅決反對到默默支持,“因為他們看到了我的進步!”除了生活能力的加強,王卓說她還結交了很多朋友。“撲克人形”目前有34名成員,宣傳部長爽爽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最近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后勤部長小明去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目前負責向社員傳遞最新的動漫信息。“如果沒有Cosplay,我們也許永遠沒有交叉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互取長補短,像一家人互幫互助!”有以此為“樂”的,自然也有以此為“業”的,“御夜行”社團看準了Cosplay市場,干脆做起了Cosplay服裝生意。“御夜行”負責人夜曉向記者表白:“中國的傳統服飾多美,為什么Cosplay非要模仿外國的?”10年前就開始接觸Cosplay的夜曉直到去年才成立社團,取名“御夜行”,“‘御’是古代與皇帝有關的,希望以此發揚中國傳統的服飾之美。”玩了多年的Cosplay,夜曉有些厭倦,“‘哈韓’、‘哈日’之風太盛,《十二國記》、《封神演義》被外國人演繹得面目全非,感到中國的東西被人偷了。”成立社團的那一天,夜曉精心設計的“敦煌飛天”造型引來同伴的驚叫:傳統服飾這么美呀!從那時起,夜曉決定:以中國服飾為特色!獨辟蹊徑的“御夜行”去年在武漢動漫嘉年華的Cosplay秀中獲得原創才藝獎后,贏得越來越多的贊譽,不少社團慕名而來,請夜曉幫助設計、制作服裝。一傳十,十傳百,夜曉索性開了“夜曉閣”,“生意還不錯,主要做傳統服飾,都是我親自一針一線做出來的!”夜曉直言,她現在的收入主要來自“夜曉閣”,“每一件衣服都傾注了全部心血,有一次趕一套衣服我兩天兩夜沒合眼,最后還不小心刺傷了手,可是看到朋友們穿著我親手制作的衣服表演,我的心又溢滿幸福。”緋櫻家族、曙光社、丹墨愛麗絲……據介紹,隨著動漫掀起的熱潮,武漢自發組成的動漫團隊已有100多個,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達60多個。第四屆武漢國際動漫展組委會宣傳負責人告訴記者,他2004年曾在網上做過調查,當時武漢的動漫社團有200多個,經過不斷整合,目前的社團顯得更有章法。“這幾年在武漢舉行的國際動漫展、動漫嘉年華等活動,與這些動漫社團的支持密不可分。”
本地企業雄心勃勃尋突破 武漢動漫的春天呼之欲來
今年6月,動漫影視高端論壇在漢舉行。出席論壇的東湖開發區動漫辦公室主任陳華奮宣布,該區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內最大的動漫產業基地之一。9月13日在漢舉行的湖北省扶持動漫產業專項會議上,省文化廳廳長杜建國當眾表態:大力支持動漫產業。隨著一系列即將出臺的扶持政策,在漢的20多家動漫企業將切實感受到春天的來臨。陳華奮介紹說,一期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動漫產業園已進入硬件設備采購、軟件平臺打造和企業入駐階段。江通動畫、數字媒體等動畫制作發行企業,以及訊彩科技、盛科網絡等動畫游戲企業逐漸扎堆,初步形成動漫產品研發、原創、制作、運營和周邊產品開發等組成的產業鏈條。自9月1日起,全國各級電視臺所有頻道在每天17時—20時之間,禁播外國動畫片。據央視數據顯示,未來3年,我國年動漫節目需求量為180萬分鐘。這不亞于為國產動漫業注入了強心劑。武漢的動漫企業開始緊鑼密鼓地擴張:在光谷軟件園,由國際動漫大師、美國艾美獎得主克立夫先生創作指導的短片《七攝氏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動漫《孔子》,與央視合作的動漫片《天上掉下個豬八戒(三期)》,法國委托制作的動漫片《翅膀》等均在設計制作中,相信不久就會成為熒屏新寵。此外,在將于9月23日開幕的桂花文化旅游節上,“龜山動漫游數字娛樂互動展”、“武漢動漫Cosplay展”等主題活動,將首次讓武漢市民在品味悠久的桂花文化的同時,感受現代文化的魅力。2005年春節,憑借《天上掉下個豬八戒》一炮打響的江通動畫堪稱是武漢動漫企業的“領頭羊”。在全國19個“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中,江通動畫位居前五。該公司董事長朱佑蘭毫不諱言國產動漫的艱難,原創動畫投入非常高,回收周期長,“一集22分鐘的動畫片制作成本接近50萬元,在播出領域頂多只能回收成本的40%,回報主要依靠后期衍生產品的銷售來獲取。”朱佑蘭回憶說,在最困難的日子,她不得不忍痛賣掉自家400平方米的私人別墅,拿出30萬元現金發放員工工資。幸運的是,江通動畫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朱佑蘭向記者透露,江通今年計劃制作完成《天下掉下個豬八戒》第三、四個系列,明年農歷豬年時大鬧熒屏,為“豬八戒”系列衍生產品造勢。“如果孩子們都抱著‘豬八戒’睡覺,我們就勝利了!”對于未來,江通動畫沒有盲目樂觀,先后與湖北電視經濟頻道、武漢廣播電視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動畫片播出平臺,開發音像、圖書、服裝等衍生產品市場。朱佑蘭立下長遠目標:力爭通過努力,未來5年內形成5個億的產業規模,吸納從業人員10萬人。如果江通動畫的這一壯志能夠實現,那么,武漢市動漫發展“到2010年,300家動漫企業進駐動漫產業園,實現動漫產業及相關衍生產品年產值50億元”的目標將有望實現,到那時,武漢將被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動漫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