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動漫業人士與臺灣同行百余人十二日共同參與第十屆京臺科技論壇中的兩岸動漫高峰論壇,并提出推動原創動漫及產業共贏互利發展的具體規劃。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無煙工業”,其巨大潛力在全球引起重視。
臺灣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黃鋰介紹,全球娛樂與多媒體產業市場規模達一萬四千億美元,相比之下,而備受各國矚目的半導體市場全球規模為兩千億美元;動漫產業是這一市場的重要組成,沒有理由不全力爭取。
他介紹說,臺灣在動漫代工方面累積成功經驗,但內部市場稍小,未能形成知名品牌。
來自臺灣的謝坤澤穿梭兩岸業界多年,目前擔任大陸的中國卡通產業論壇副秘書長。他以一組數字介紹目前大陸動漫產業:總體產值三百五十八億元人民幣,四十八個的省市少兒頻道和四個卡通衛視頻道,六千多家相關機構,四十六萬名學生學習動畫制作。
謝坤澤說:“大陸動漫產業的特征是:政府熱、企業急、市場大、品牌缺。”
臺灣“中華卡通”董事長鄧有立與大陸中影聯合制作出品的《海之傳說——媽祖》先后在臺灣等地上映。僅僅動畫電影周邊文化產品銷售一項,已在臺灣取得成功。
鄧有立多年來與大陸同業合作的《梁祝》、《少林》等作品,已經形成以中華傳統故事的系列品牌;他希望兩岸動漫產業增進交流合作,未來在中國市場上形成與迪斯尼并肩的品牌。
北京電視臺卡酷公司副總裁李果說,由于眾多的少兒頻道的開播,政策開放的推動,刺激了大量動漫產品的生產。大陸動畫作品產量由一九九三至二00三年十一年間累計生產四萬六千分鐘,迅速增長到去年一年八萬四千多分鐘的規模。
她介紹,大陸動漫產業在逐漸突破受眾“動畫是給孩子看”的觀念。《中華小子》、《秦時明月》等大陸廠商制作的好片子更是樹立了口碑,前景看好。
當天論壇最后環節,大陸的中國動畫學會與臺灣動漫聯盟共同提出的四個構想得到與會者熱情呼應,并就細節加以探討。構想內容為:推動兩岸四地動漫大賽、舉辦兩岸四地動漫節、構建兩岸動漫產業交流平臺、推動兩岸動漫產業發展。
臺灣動漫聯盟執行長陳芬玉希望,年底大陸與臺灣的動漫業者能夠率先參加在對岸舉辦的年度動漫活動;從明年開始,促成兩岸產業界之間每年兩度的大型動漫交流,推動兩岸動漫及產業共贏互利發展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