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文化產業辦召開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系列政策新聞通氣會,會上公布了《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以下簡稱《“十一五”規劃》)和《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7-2020)》兩個文件。據通報,修訂后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系列政策將大力推動文化產業核心層的發展,重點推出項目補貼。到2010年,深圳將實現“12351”目標;到2020年,將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本地GDP的11%左右,使深圳成為國內一流、亞洲領先、全球知名的文化產業先鋒城市。
2010年實現“12351”計劃
“十一五”期間,以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第四大支柱產業為目標,以“六個形成”為著力點,將深圳建設成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和先鋒城市之一,”深圳市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郭永航在會上介紹說,到2010年,深圳市要實現“12351”目標,即重點建成10個文化產業創意研發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培育20個文化產品和服務知名品牌,扶持30個在國內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龍頭和重點企業,建成50個特色產業園區和基地,重點培養和引進100名文化產業領域的領軍和高端人才。
郭永航透露,目前深圳市的文化產業增長值在2300億元左右,到2020年,深圳文化產業的增加值要占到本地GDP的11%左右,成為深圳舉足輕重的支柱產業。另外,深圳還將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團、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引進和培養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一批優勢文化行業和文化品牌,打造空間布局合理、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形成現代與傳統融合、區域布局合理、內外源經濟均衡發展、產業組織體系健全、技術領先、資源集約利用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將動漫游戲業作為重點開發領域
深圳發展文化產業在觀念、體制、科技和區位等方面優勢明顯,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劣勢,主要體現在文化生態不夠完善、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文化服務業比重偏低、產業人才相對缺乏;產業發展缺乏土地空間的配置等方面。
深圳動漫產業已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很多為海外加工制作動畫片的公司就已落戶深圳,如翡翠公司、太平洋動畫等,他們和迪士尼、華納等好萊塢動漫巨頭一直保持著合作關系。目前,深圳全市經營動漫游戲類企業已有337家,其中漫畫經營企業81家、動畫經營企業206家、游戲經營企業11家,從業人員約1萬人。并建立了怡景國家動漫畫基地、深圳動漫城、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等動漫產業園區。
記者在《規劃》和《綱要》中看到,深圳市將動漫游戲業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動漫畫、游戲軟件等。未來幾年,深圳市將依托自身的IT優勢,促進動漫和游戲產業向3G領域的移植和延伸,并以手機游戲為重心,努力成為全國手機游戲的領先城市。深圳市還將對國產游戲開發運營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財稅政策與補貼,并建立更好的動漫畫投融資環境,促進動漫產業鏈的開發與完善,使深圳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動漫谷”。
對資金、對象、項目增加補貼力度
盡管深圳在政策扶持上“起了個大早”,但是郭永航表示,實際上,由于種種原因,深圳仍然“趕了個晚集”。在實際貫徹執行中,企業、行業協會、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等各個層面的反饋都顯示,扶持的政策需要做進一步修訂。比如,《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就存在未能體現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扶持以及部分條款有失公允和缺乏操作性的問題,同時,其他兄弟省市出臺的扶持文化產業的政策力度更大,給了深圳參考。
按照修改后的規定,對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原來深圳市規定“十一五”期間的總額度為3億元,規模與上海的每年10億元以及北京的每年5億元相比偏小,現在則改為資金規模可根據產業發展狀況,由市財政統一安排。
對于資助對象,此次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增加了行業協會和對深圳文化產業作出突出貢獻個人。同時資助對象的范圍主要限定為對文化產業重點領域內的企業及其重點環節項目的發展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