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何見平、李永銓、靳埭強、黃炳培、陸智昌、王序等一批著名設計師在華·美術館舉行了“共享COMMUN”研討會,共同交流了自己對平面設計的探索。其中,設計師李少波關于中國教科書字體的研究引起了在場專家的熱烈討論。
現為湖南師大美術學院設計系主任、方正字庫設計顧問的李少波介紹了他對中國教科書字體研究的進展情況。他在研究中發現,目前教科書使用的是楷體,而實際上楷體是毛筆風格的字體,結合目前鋼筆已成為第一書寫工具的現狀,他們主張教科書字體應以硬筆風格為主。此外,從閱讀生理方面來看,少兒是先記憶,后理解,并且在認字的時候往往會借助已有的經驗來認識新生的事物。因此在設計教科書字體的時候,要盡量把同一化增大。目前李少波的團隊已受委托設計出了教科書字體的第一個方案。“我們希望是一種成長的文字,因為幼兒和高年級學生對字體所要求的功能和形態是不一樣的,針對書寫技巧提高的高年級學生,這款字的形態以及它的細節也會相對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