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設計中,應該盡量充分考慮最終實施的媒介。
我遇到過一件事,客戶方為某國產手機品牌,要求設計一款logo,但設計師信手拈來,完全未全盤考慮發布媒介,最終過于復雜的logo出現在產品上,實在看不清。既然看不清,那就更無從談起識別與傳播。
2. 易識別
易于識別的背后心理,其實是易于感知。
消費者在看到logo后,能夠迅速的通過logo的樣式明白這是一個什么企業機構或者產品。
上圖logo,如應用在男士相關用品之上,便是錯誤的選擇。
2.1 logo的表現形式
對于logo的表現形式,通常從形式上分為以下三大類:
A. 圖形為主
B. 文字為主
C. 圖文結合
對于C圖文結合,我要特別說明一下,上圖右上角聯想logo,由于我們是漢字母語區,因此,logo中Lenovo的英文字樣,我們在觀看時的第一反應,不是作為文字理解,而是當作圖形理解。
首先,就以上所提“圖形”,我們先來說明一下。
圖形,作為組成logo的主要元素之一,在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如下兩類:
a. 反映行業或品牌價值內涵(抽象型)
這類圖形設計常用于:有具體業務但無具體產品的企業;產品線較為豐富的企業;企業業態較為豐富的企業;行業認知度較低的企業……
由于無法從具體形狀上反映行業特性或囊括的業務范疇,大多在logo設計時,用圖形去反映某種精神狀態或面貌。
b. 反映行業或品牌特性(具象型)
圖形直接取材于行業特性或產品特點,是此類logo中圖形的主要表現形式。
這類圖形設計常用于:認知度較高的服務型機構;產品線單一企業……
2.2 圖形的禁忌
無論是以上所提到具象型還是抽象型的圖形,都需在圖形樣式上多做考慮,以免產生歧義聯想。如下:
2.3 人像logo的禁忌
在此,特別說明,采用人頭像作為品牌logo主要圖形情況
以上舉例的四組logo,均為人像為主要基本型。除老干媽品牌外,其余三組,均在表現形式上,將人物進行二維化處理,削弱人物真實社會身份,強調人物內涵定位(KFC:和藹;王致和:傳統;真功夫:霸道)。
某些品牌在創立之初,一心撲在產品研發,渠道建設等方便,不大注意品牌形象的打造。由于過于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又由于品牌擁有方錯誤的理解品牌的含義,希望將自身而不是產品打造成品牌,違背企業發展市場規律。這便是前些年,人像logo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這樣的表現形式,會給觀看者帶來某些不好的聯想。近年來,人像logo被吐槽很多,很多品牌擁有者也逐漸轉變思維,也不再執意將自己頭像做為品牌logo出現。
2.3 字體樣式的禁忌
以上,簡單說了圖形的樣式的禁忌,接下來,談談組成logo的另外一個元素——文字
我們先看看上圖知乎的漢語拼音。各位可以自行感受一下,你們認為哪一個給你的感覺更嚴肅?哪一個更具娛樂性?
再次強調一下,在logo的設計中,圖形與文字的區別,其實是很模糊的,上圖中的zhihu,雖以文字形式出現,但我們第一感受,依然是作為圖形去理解。
2.4 色彩選擇的禁忌
色彩,是最吸引人的元素。
在色彩的選擇上,首先需參考第一點文化(宗教)禁忌,其次,便是與行業的契合度。
同樣圖形為主,但使用不同配色,均會產生不同心理感受。常規來說,食品類忌冷色調;兒童類忌冷色調;更多色彩的心理感受。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