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藝術周邊 |
|
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評選結果揭曉 |
|
經過3天半認真緊張的評選,3月24日下午,第二屆中國國際攝影比賽(華賽)獲獎結果正式“揭榜”,分別是:美國《時代周刊》Paula Bronstein的《克什米爾地震的難民》獲“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中國林勤的《中國農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等16幅作品獲金獎,美國Franco Pagetti的《搜捕起義軍》等16幅作品獲銀獎,孟加拉國G.M.B.Akash的《孟加拉的童工》等16幅作品獲銅獎,印度Saurabh Das的《戰爭中受傷的婦人求救》等80幅作品獲入圍優秀獎。共有128幅(組)作品獲獎。
第二屆華賽同首屆一樣,主題仍為“和平與發展”,繼續倡導五大新聞攝影理念:最開闊的新聞視野;最敏銳的洞察目光;最快速的客觀反映;最高超的攝影技巧;最強烈的視覺沖擊。
與首屆華賽不同的是,本屆華賽有三點改變:
一 評委會成員由15位減為13位,中國的評委由8位減為6位(其中臺灣1位),外國評委數仍為7位。他們分別為美、法、英、俄、荷、日、加和中國內地、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新聞學家、新聞攝影理論家、圖片編輯、攝影記者。(第二屆華賽組委會和評委會名單)
二 為進一步突出評選作品的新聞性,參賽作品由首屆的七大類14項改為八大類16項,原“突發與重大新聞”一類被改為“突發性新聞”與“非突發性的重大新聞”兩大類。
三 設獎數量有所減少,目的是為進一步增強評選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美、法、英、俄、日本、緬甸、印度、墨西哥、智利和中國內地、臺灣等77個國家和地區的2389位參賽者寄來了27028幅新聞攝影作品進行參賽。其中外國作者占作者總數的58%,參賽作品比首屆增加了5000多幅,國外參賽作品大幅增加。發生在2005年度的國內外大事,在參賽作品中均有突出表現。
本屆“華賽”的頒獎儀式、獲獎作品首展式、獲獎作品年鑒首發式,華賽高層論壇等系列活動將于5月中旬在深圳舉行。
本次大賽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深圳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深圳報業集團承辦,由新華社攝影部、人民日報攝影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中國日報新聞圖片網等多家新聞單位協辦。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A類)
突發性新聞(A-SN)單幅
金獎 黎巴嫩的汽車炸彈襲擊 Mohamed Azakir(美國)
銀獎 搜捕起義軍 Franco Pagetti(美國)
銅獎 農民工三下大海與"麥莎"爭奪落水女 錢程(中國)
優秀獎
戰爭中受傷的婦人求救 Saurabh Das(印度)
聯合國工作人員加沙驚魂 Suhaib Salem(路透社)
猶太定居者與以軍發生沖突Gali Tibbon(路透社)
求救 陳英杰(中國)
英國士兵逃出著火的坦克 Atef Hassan(路透社)
突發性新聞(A-SN)組圖
金獎 克什米爾地震的難民 Paula Bronstein(美國)
銀獎 反對撤離猶太人定居點 Yoray Liberman(土耳其)
銅獎 成功解救人質 唐林(中國昆明)
優秀獎
1.颶風之后 Thomas Dworzak(美國)
2.颶風過后 Chris Usher(美國)
3.颶風過后 Robert Stolarik-Polaris(美國)
4.克什米爾地震 Altaf Qadri(印度)
5.為救群眾消防戰士生命垂危 張清云(中國)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B類)
非突發性重大新聞(B-GN)單幅
金獎 押著伊拉克人的美軍 Yuri Kozyrev(美國)
銀獎 憤怒的猶太男孩 Damir Sagolj(Reuters)
銅獎 街上的美軍 Yuri Kozyrev(美國)
優秀獎
祖母照顧患上愛滋病的孫子John Stanmeyer- VII(美國)
孤兒院保姆在照顧愛滋兒童John Stanmeyer- VII(美國)
美國大兵在阿富汗 Stephen Dupont(美國)
無家可歸 Rafiq Maqbool(印度)
俄美總統舉行會晤 Kevin Lamarque(美國)
非突發性重大新聞(B-GN)組圖
金獎 非洲難民營 Jan Grarup-Rapho(美國)
銀獎 外灘邊的外鄉人 錢東升(中國)
銅獎 孟加拉的童工 G.M.B.Akash(孟加拉國)
優秀獎
1.疾病泛濫的非洲 James Nachtwey- VII (美國)
2.美國槍支協會年會 Charles Cmmanney(美國)
3.動蕩中的克什米爾 Altaf Qadri(印度)
4.布什就職典禮 Anthony Suau(美國)
5.非洲的愛滋病患 James Nachtwey-VII(美國)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C類)
經濟及科技新聞(C-ESTN)單幅
金獎 中國農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 林勤(中國)
銀獎 流水線上的打工妹 王凡(中國)
銅獎 宇宙中宇航員 NASA
優秀獎
認識自己 孫海(中國)
臍橙熟了 郭晶(中國)
大腦記憶密碼破譯 紀海鷹(中國)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建議設立抗禽流感國際基金Nacho Doce(Reuters)
世界最先進的游泳水槽實驗室將投入使用 張健(中國 上海)
經濟及科技新聞(C-ESTN)組圖
金獎 伊拉克受傷的人們 James Nachtwey- VII (美國)
銀獎 采摘季節 趙亢(中國北京)
銅獎 歷史與未來一百年(中國鋼鐵工業的變革)田立(中國沈陽)
優秀獎
1.到城市打工的人 鄧勤(中國廣州)
2.粉塵民工 吳芳(中國合肥)
3.筑就天路 倪華初(中國)
4.首鋼5號高爐低調拆除 蘇冠名(中國北京)
5.德里地鐵 Prakash Singh(印度)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D類)
新聞人物(D-PO)單幅
金獎 武器專家 Alan Traeger(美國)
銀獎 薩達姆第三次庭審 David Furst(Reuters)
銅獎 格林斯潘 John Stanmeyer- VII(美國)
優秀獎
萊斯成為國務卿前的聽證會Callie Shell-Aurora(美國)
施羅德與合唱隊 Arnd Wiegmann (Reuters)
默契 John Stillwell
演員的Bill Murray肖像 Matthais Clamer(美國)
布什在911事件四周年悼念犧牲者Brooks Kraft-corbis(美國)
新聞人物(D-PO)組圖
金獎 1945年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Gerard Rancinan-Polarir(美國)
銀獎 半截人彭水林的故事 賈玉川(中國深圳)
銅獎 美國總統的風采 Charles Ommanney (美國)
優秀獎
1.Portrait肖像 David Burnett(美國)
2.美國U2主唱Bono Edward Keating(美國)
3.越南橙色戰爭毒劑影響新一代 阿爾佛萊德
4.巴基斯坦的拆船工人 G.M.B.Akash(孟加拉國)
5.美國總統與空中一號 Charles Ommanney (美國)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E類)
日常生活(E-DL)單幅
金獎 伊拉克居民與美軍 Yuri Kozyrev(美國)
銀獎 巡邏的以色列士兵 Nayef Hashlamoun(Reuters)
銅獎 爸爸上班去了? 李建剛(中國)
優秀獎
城市夢工廠 孫海(中國)
蘭州萬人瘋搶公交IC卡 蔣生連(中國)
巴以之間的界墻缺口 Stephen Dupont(美國)
烏干達走失的孩子 Christian Als(丹麥)
城市一角 John Stanmeyer-VII(美國)
日常生活(E-DL)組圖
金獎 向犧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致敬 Todd Heisler(美國)
銀獎 平壤人民的生活 Christopher Morris- VII (美國)
銅獎 患乳腺癌的尼蘭 Christopher J.Capozziello(美國)
優秀獎
1.無路可走的孩子 Steve Liss(美國)
2.印度鹽工 Poul Madsen(丹麥)
3.地球上最貧窮國家尼日爾的食物危機 Mads Nissen(丹麥)
4.愛滋病在津巴布韋 Kristen Ashburn(美國)
5.總統和總統身邊的人 Christopher Morris- VII (美國)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F類)
文化及藝術新聞(F-AEN)單幅
金獎 為了復活藝術而舞的孩子 蔣生連(中國)
銀獎 米蘭時裝周擷粹 Francois Guillot(法新社)
銅獎 冰上追夢 余海波(中國)
優秀獎
洞穴文化 陳寶山(中國)
婚禮上的花童 姚大偉(中國)
婚禮上的小寶貝 黃宇(中國)
一個農村放映員的電影之戀 傅克強(中國)
嶺南民間藝術 鄧勃(中國)
文化及藝術新聞(F-AEN)組圖
金獎 中國大芬油畫村 余海波(中國)
銀獎 芭蕾舞校的中國女孩 齊 鴻(中國)
銅獎 京劇的守望者 寧舟浩(中國)
優秀獎
山鄉紅色放映員 陳帆(中國)
超級女生娛樂事件 張登偉(中國)
修復鏡廓 Patrick Artinian(美國)
798,藝術家的天堂 盧廣(中國)
被海水腐蝕的家庭相冊 Charles Ommanney(美國)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G類)
體育新聞(G-SP)單幅
金獎 撐桿跳 楊剛(中國)
銀獎 俄羅斯占領后的影響 Yuri Kozyrev(美國)
銅獎 NBA西部決賽:太陽勝馬刺 Lucy Nicholson(美國)
優秀獎
變形"女金剛" 王毓國(中國)
泥地爬行的參與者 Koen van WeeL(Reuters)
觀看自行車比賽的老婦 (Reuters)
奧運夢 白熒(中國)
金牌后面的手 費茂華(中國)
體育新聞(G-SP)組圖
金獎 俄羅斯女子網球 Christian Als(丹麥)
銀獎 棒球隊春訓 David Burnett(美國)
銅獎 足球 Peter Parks(英國)
優秀獎
水上極限 崔躍勇(中國)
帶操之美 曹政(中國)
迎狗年:蒲城細狗攆兔 陳團結(中國)
十運旋律 姚強(中國)
訓練中的印度摔跤選手 Ajay Aggarwal(印度)
第二屆"華賽"獲獎作品目錄(H類)
自然及環保(H-NEN)單幅
金獎 昔日雨林 今日沙丘 Daniel Beltra
銀獎 珠江大潮 殃及池魚 駱昌威(中國)
銅獎 荷蘭一油輪撞堤泄漏 MARCEL ANTONISSE(法新社)
優秀獎
貓抓鼠 楊應坤(中國)
流浪貓避難所 岳強(中國)
昔日雨林 今日沙丘(2) Daniel Beltra
昔日雨林 今日沙丘(3) Daniel Beltra
被傷害的野鴨 Max Rossi(Reuters)
自然及環保(H-NEN)組圖
金獎 印尼海嘯 John Stanmeyer- VII(美國)
銀獎 被摧毀的城市 Kadir Van Lohuizen-VU(美國)
銅獎 人種植物學家馬克 法郎西斯.德芒熱(美國)
優秀獎
電子垃圾觸目驚心 戴忠茂(中國)
旱區的孩子 任世。ㄖ袊
騙人的美麗 Benjamin Rusnak(美國)
尋找天鵝的家 戴忠茂(中國)
颶風后的災情 Charles Ommanney(美國)
|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