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藝術周邊 |
|
京滬兩地美術界人士座談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 |
|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記者周瑋):“今天,藝術家如何用藝術的雙眼審視戰爭、表現戰爭,表現戰爭中無辜的受害者——那些同樣有著人類尊嚴的同類,用藝術去鞭撻罪惡、呼喚和平,是每一個藝術家最起碼的良心與責任。”畫家蔡玉水的創作感受,引起了在場美術界同行的共鳴。
1日上午,邵大箴、馮遠、毛時安等50余位京滬兩地的美術界人士參加了在京舉辦的“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學術研討會”。大家圍繞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現狀及發展取向、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歷史脈絡及名作研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規律的探討、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對當前文化建設的作用及意義等四個議題進行了研討。
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說,好的歷史畫,如《開國大典》《地道戰》《西部年代》等,首先感動人的是其歷史的真實,是作品的真實性。當然,真實性不是如實描寫,不是自然主義的再現,而要講究藝術表現的規律,講究藝術性、形式美感。這里面有藝術構思、藝術夸張和其他藝術處理手法等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
與會的美術界人士認為,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以表現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曾經輝煌一時,為激勵中華民族的斗志與信念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今天,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如何繼續發揮它積極而巨大的社會作用,是我們應當關注的問題。
由北京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廣局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上,《永恒的記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京滬美術聯展作品集》同時首發。
(CSC編輯)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