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藝術周邊 |
|
《父親》面前,回首中國油畫 |
|
本報訊(記者周文翰)11月26日,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羅中立的《父親》等一系列在中國當代經典油畫作品出現在中國美術館展廳,正式拉開為期十天的“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該展覽此前在廣東順德展出時曾引起轟動,每天觀眾均超過5000人。
249件佳作集合展出不容易
此次展覽集中展示自1976年“文革”結束至今30年內共249件油畫佳作,其中既包括顏文樑、吳冠中等老一代畫家在1976年以后的作品,也有新時期陳逸飛、陳丹青的代表作,還有上世紀90年代前衛繪畫代表人物方力鈞、王廣義的作品。參與展覽策劃的中國油畫學會主席詹建俊透露,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展覽集中展示了30年來推動中國油畫發展的代表作,其中三分之二來自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家和藝術機構,三分之一是畫家或收藏家私藏。全部展品由28位各地著名油畫家、藝術評論家組成的藝術委員會評選而出。
詹建俊還表示,當年中國美術館收藏《父親》的代價不過是400多元,但是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油畫價格也出現飛漲,“這次展覽能把這些經典油畫集合展出很不容易”。
羅中立《父親》仍是焦點
羅中立的超級寫實主義作品《父親》布置在中廳最重要位置,無疑是展場的焦點。
許多人特意站在畫前留影紀念。羅中立1980年創作這件作品時,尚在四川美院學畫,他開創性地以領袖畫的尺幅表現農民形象,當時曾引起巨大震動。此外,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何多苓的《青春》等也都是曾引起廣泛關注的作品。而陳逸飛、魏景山合作的大型油畫《攻占總統府》由于原畫尺幅太大,不便從國家博物館挪出,所以這次展覽只能展出尺寸稍小的高仿作品,為了能夠盡可能接近原作,主辦方用高清晰相機足足拍了49張照片才合成此件復制品。
繪畫要做寫實功能之外的探索
本次展覽出現了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等上世紀90年代崛起的前衛畫家的作品,而在90年代,以傳統寫實畫家為代表的主流油畫界對這些新風格相當排斥。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油畫家聞立鵬認為,“從我們油畫學會、油畫界來說,并不是不承認‘實驗’、‘前衛’,其實我們以前舉行的有關20世紀中國油畫的展覽也有他們的作品”。
針對目前多元的油畫創作現狀,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油畫家許江評價說,“現實主義未來還能不能保持主流地位我不敢說,因為現在寫實的功能有攝影、電影、電視這樣更快速準確的藝術形式,而繪畫要和它們區別,必然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新的探索”。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