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藝術周邊 |
|
美侖美幻的貝殼工藝品 |
|
貝殼可以說是大自然所創造出的最精美有機的造型之一。它似乎總是能喚起人們一種浪漫的情緒。偉大的牛頓把自己一生對科學的巨大貢獻,謙遜地比作在知識的大海邊揀了幾個貝殼的孩子;而中國著名散文家秦牧則是把藝術的創作實踐喻為“藝海拾貝”。可以說,貝殼代表的就是美麗,純潔,和令人驚奇的探索。
從古到今,人們對于貝殼及貝殼工藝品的喜愛可謂由來已久,我國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之一黃河中游的半坡遺址出土的飾物中用貝殼制作的串飾已相當精美;西漢早期,還有人用貝殼包裹尸體下葬這樣一種特殊的墓葬方式;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用貝殼充當貨幣的歷史,600年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船隊到達印度洋的島國馬爾代夫,當時叫溜山國。據隨行的鞏珍在所著《西洋番國志》記載,當地的商業貿易以銀幣交易,但是有意思的是,這里卻供應外國通行的貨幣--貝殼,原來馬爾代夫的許多珊瑚島礁盛產一種貝殼,當地人采集貝殼,堆積如山,待貝殼里面的肉腐爛后,將貝殼洗凈,然后販賣給暹羅(今泰國)、榜葛刺國(今孟加拉)等國作為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在漢字當中,凡是涉及金錢財寶或與交易有關系的字,幾乎都帶有“貝”字,如:財、貫、貨、購、費、貴、資、賬、賭、販、賄賂……它便是貝殼作為貨幣被廣泛使用的一個有力佐證。
貝殼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更是不可低估,以貝殼為原料制作的螺鈿,鑲嵌在漆器、硬木家具和雕縷器物的表面,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上世紀六十年代始,心靈手巧的海島藝人就已利用貝殼的天然色澤、紋理和形態等特點,經選樣、漂洗、拋光、雕鏤、剪裁、上釉、嵌裝等工藝,巧妙運用拼貼法、浮堆法、坯模法、支撐法、鑲嵌法等制作成各種工藝品,這些工藝品隨著一批批外國游客走向世界各地。海外鄉親也常常指名要貝殼雕刻工藝品,他們說,“獨具海韻的家鄉寶貝比金玉更加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然而,要想熟練地掌握這門手藝,卻要耗費好幾年的光陰在打磨貝殼上,然后才能慢慢學會怎樣因材施藝,可如今是市場經濟社會,沒有年輕人愿意拿著幾百元的工資,靜下心來學這門手藝。因此,貝雕絕活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狀況。
由此可見貝殼雕刻工藝品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亦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無論饋贈親友,還是作為辦公室或居家擺設,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我國現代貝殼雕刻工藝創始人之一王秀蘭大師早在80年代就已被業界譽為“貝雕花王”之稱,其代表作多次獲得中央及省市的各項獎勵,《百花爭艷》至今仍陳設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深得中央領導及國際友人的贊慕。近年來,她大膽創新,精心揣摩,施以巧妙的技法,把鮮花、動物、昆蟲以及大自然的風光都生趣盎然地展現出來,貝雕工藝掛屏《榮華富貴》更是她積近五十年技藝的傾心力作。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