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開幕的2007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上海當代”)已經進入最后籌備階段,129家參展畫廊中,26家來自中國,而其中北京的畫廊占據一半。他們都將以周密方案在“上海當代”博覽會上一顯身手。
“U空間”:內外兼顧
北京“U空間”創辦人,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皮力介紹說,他們去年才從非盈利性藝術空間轉型為商業性畫廊,年底就開始籌備“上海當代”的參展事宜,在“杰出藝術家”部分重點推出陳邵雄,將中國傳統水墨畫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展示其錄像作品。“驚喜發現”部分推介的是仇曉飛的裝置和雕塑,“杰出畫廊”部分則是提出“壞畫”觀念的藝術家劉煒、架上繪畫宋琨等。“U空間”選擇這幾位藝術家的理由很明確,就是沖著博覽會吸引的全球收藏家來的,這些都是處于“中間狀態”的藝術家,能在中外買家之間找到平衡點。很明顯,“U空間”要在“上海當代”做到內外兼顧。皮力告訴記者,“U空間”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經做到全部簽約藝術家為獨家代理,這在國內實屬難得。另外,“U空間”已經入選12月份的巴塞爾-邁阿密藝術博覽會,但這只是前奏,2008年的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空白空間:名家新作
空白空間負責人田源說,畫廊將在博覽會上推出方力鈞、楊少斌、王音、繆曉春、 徐冰、李路明、徐舜等7位藝術家,每一位都是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界的知名藝術家,其中方力鈞更是以“杰出藝術家”的身份參展。為了此次展覽,藝術家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都將以最新力作參展。“上海當代”博覽會結束后,空白空間又將馬不停蹄地帶著藝術家方力鈞 、王音、李路明等趕往湖南長沙,參加9月15日湖南省博物館分別為其舉辦的大型個展,藝術家們的力作新作也將出現在湖南展會上。
中國當代:都是新人
來自英國倫敦的“中國當代畫廊”(Chinese Contemporary)的分畫廊中國當代北京,也是應邀參展的畫廊之一,畫廊負責人李娟小姐透露,他們在博覽會上將全部推出新人新作,分別是王可、吳俊勇、李莉、趙波和朱冥,除朱冥外都是70末和80初的年輕藝術家,其中王可和李莉都是剛剛從美術院校畢業的學生。作品類型包括架上繪畫、照片、行為藝術、新媒介藝術和錄像等。英國的Chinese Contemporary1996年成立于倫敦,是最早介紹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西方畫廊。2004年中國當代畫廊在北京開設分畫廊,被稱為“中國當代北京”,而今年在美國紐約又開設了第三間分畫廊。
宋莊壹號:推出非主流
坐落于宋莊的TS1(宋莊壹號)畫廊藝術總監梁克剛告訴記者,在這次博覽會上,TS1推出的都是非主流藝術家,但他們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這些藝術家堅持創作幾十年,藝術感受和藝術態度上絕對認真。其中一位藝術家創作了28年,手稿就有3000多張。梁克剛透露選擇這樣的藝術家一直都是宋莊壹號的特點。
索卡:整合亞洲平臺
北京索卡藝術中心是臺灣索卡藝術中心在大陸設立的分畫廊,索卡此次“上海當代”推出的都是自己代理的藝術家,來自大陸和臺灣兩個地區,他們是尹齊、屠宏濤、楊靜、包忠、武明中、王煒6位藝術家。“索卡”將全部展出架上繪畫,表現新觀點、新思,空間完全按照作品的色調和觀念布置。在“杰出藝術家”部分推介臺灣藝術家陳擎耀,是在臺灣很有表現力的藝術家,其視角獨特,關注文化殖民問題,探究各種文化之間的融合與沖突。這次他將帶來2套作品:第1套為《天公開物》,6幅將全部亮相;另1套名為《后庭開花》,由于空間有限,此次只帶來1幅懸掛于現場,其余5幅可以在電腦中瀏覽到。索卡于92年成立于臺灣,2003年開始從原來僅經營經典藝術,逐漸增加了當代藝術部分。“索卡”不僅僅關注中國當代,更注重的是整個亞洲當代藝術的現狀,目標是更好地整合亞洲當代藝術平臺。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