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設計界吹響愛心集結號
作者:廣東省包協設計專業委員會 來源:中國設計之窗 :
致廣東省設計師同胞的倡議書
各位設計界同胞們:
昨天,深重的災難牽動著祖國,我們為每一位逝者而哀思;今天,災后的重建在召喚著祖國,催促著我們以最可行的途徑和最有效的方式,扶助生者,開始明日的生活。
以“愛心集結”的名義,廣東設計界以從未有過的速度聚集在一起———6月4日,逾百名來自建筑、景觀、室內、地產、視覺、廣告,動漫、產品等行業及院校的骨干精英、專家學者,協會負責人以及院長系主任們,圍繞災區重建中廣東設計人能做什么,怎么做等問題,進行著有指導有深度且漾蕩著深切愛心的討論,并達成了“向廣東設計界發出倡議的共識”:
———廣東設計界合力,并汶川縣捐助一所“中心小學”!
為此,我們謹向廣東設計界每一位同胞發出以下(分四步走)倡議!
第一步:
敬請廣東設計界的同胞們,以個人、公司或團體等你認為合適的名義,為“汶川中心小學”捐款;
經有關各方卓有成效的努力,廣東省慈善總會已為“廣東設計界捐助汶川中心小學項目”設立了專門帳戶。詳情請見以下捐贈事項。
第二步:
我們將與廣東人賑災領導部門積極配合將“廣東設計界捐助汶川中心小學項目”納入我省“對口汶川”的整體規劃之中,在廣東省的統一部署和指揮下,落實該項目在重建計劃中心具體方位,并切實與四川省災區教育重建目標進行對接。
第三步:
我們將以上述兩個步驟為基礎,集廣東設計界各專業之力,實施“汶川中心小學”的重建進程;
———重建工作應切實可行;它依據所籌集的款項的額度,依據粵川兩省的重建共識,依據災區對“中心小學”的需求概念和各項指標,亦依據于廣東設計界的實際可能;
——重建工作應具創造性:我們的重建不僅止于“建設”,不僅止于“抗震”。我們力求集廣東設計界的智慧,為汶川奉獻一所組織系統新,使用效率高,運合當地特點,且具示范和推廣功能的教學場所。
為此,我們力求以最謹慎最科學的態度,對該項目作最可行最具可持續性的計劃;
第四步:
廣東設計界各專業協同建立精銳的工作班子,實施統籌、規劃、建筑、室內、景觀、視覺、家俱、形像讀物和課件、校服、平面設計等一攬子設計,所有工作均為“義務”。
爭取得到廣東省建材行業的配合,獲取低價甚至捐助的建筑材料與物質,以補充項目的需求;
我們深知,愛不僅是瞬間的奉獻,更是長時的堅持,更需毅力來成就。嚴酷的自然災難已喚醒了同胞間的情與愛,同樣嚴酷的重建進程將更考驗同胞間的相助之持續力。情同手足的同胞們比過去任何時間都深知還鄉團助的意義,廣東設計界在實驗中受洗并升華,在重建與捐助中重識設計的內核與價值。
為災區獻上的廣東設計人之愛心,交教授化為挺舉千余名細小心靈沐浴智慧與知識之雨露的場所,這是廣東設計界可做,能做的事,讓我們攜手去做成它!
為努力去促成“廣東設計界捐助汶川中心小學”,我們謹以全省28個行業協會并以我們個人的名義,倡議并呼吁廣東設計界的同胞。
為了災區,
為了四川,
為了我們親愛的祖國!
倡導人:趙健 林學明張小平(黑馬) 邵菱 龐偉 冼劍雄(6位)
倡導單位:(28家 )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
廣州市廣告行業協會
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
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
廣東省陶瓷協會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廣州專業委員會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珠海專業委員會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東莞專業委員會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深圳專業委員會
廣東省包裝技術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
廣東省機械工程協會工業設計分會
廣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
汕頭市裝飾行業協會
潮州市裝飾協會
珠海市室內設計協會
廣州市工業設計促進會
揭陽市建筑裝飾協會
深圳市包裝行業協會包裝設計專業委員會
廣州國際設計周
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專業委員會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材料用品委員會
全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俱樂部領導小組廣東聯絡處
深圳建筑與室內設計師俱樂部
廣州建筑與室內設計師俱樂部
佛山建筑與室內設計師俱樂部
(東莞)設計師聯盟
繼續閱讀:
[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傳播設計品牌影響力 匯聚中國設計力量 聯絡QQ:3319655717] 編輯:f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