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看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則要看其發展潛力。而對企業競爭能力的衡量無疑是一個系統工程,優秀的產品、良好的運營、穩健的市場固然必不可少,但歸根到底,決定其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是設計。
在我國,很多企業還沒有掌握工業設計這一救世的方法論,所以未能在企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戰略中,真正將“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目標作為企業贏利的根本條件。只抓“硬件”、技術、廣告、營銷和企業形象戰略等手段的花哨和表面的輝煌,而不抓根本的市場定位、市場目標差異化戰略;不抓工業設計,技術創新,因此而失去目標,由此導致企業的競爭只停留在低層次,從而使預期中的效益成為泡影。
工業設計的缺位使得中國制造陷入一種低水平的循環,而中國制造的低水平又使得工業設計缺少前進動力,最終淪為兩個落難的兄弟。回顧20年間中國工業設計星火燎原的歷程,過多側重設備引進與設計模仿,使中國工業設計長期以來游離于焦點之外。
工業設計的核心意義不僅是通過簡潔的外觀、合理的人機關系注釋出產品自身蘊含的文化特征,幫助公眾認可企業形象、樹立產品的品質形象。它更是一種態度,是企業以創新的思維方式對產品、對品牌、對市場、對戰略不斷加深理解與付諸實踐。全球金融危機正在深入,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人們在捂緊錢包時購買。設計意識的提升、設計品質的塑造需要被拉回到焦點之內。
編者精心甄選出本次設計展中的部北京分文博會參展項目,解讀其獨到的設計心思。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