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理論文摘 → 行業評論 |
|
設計有底線嗎? |
|
5月23日上午,法國戴高樂機場候機廳頂突然發生坍塌,事故至少造成4人遇難,其中殃及兩位中國公民。據24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該候機樓的主要設計者,法國著名建筑設計師保羅·安德魯目前已正配合事故原因調查。
關于這個安德魯,我們并不陌生。他在中國至少有4件大型設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廣州新體育館和北京國家大劇院。戴高樂候機廳坍塌事件也引起中國業主單位的緊張,他們可能會對安德魯建筑的安全性進行重新評估。
這場災難的原因是否與設計有關,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這個候機廳在建造過程中就曾因安全問題延誤了工期,使得落成時間推遲。安德魯的建筑設計一直以大膽奇特的風格而著稱。據說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競標中,他一度因為沒有絕佳的創意,曾想放棄角逐;現在這個巨形的恐龍蛋———浮在水上的橢圓體造型,是安德魯在法國郊野駕車狂奔時迸發的靈感。但這個設計一出世便招來一大批專家、學者的強烈批評,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說設計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很佩服安德魯老兄瘋狂的創造欲。設計這個行當,要的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股子勁。但坍塌事件不由得讓人提出一個問題:設計有底線嗎?或者換一個理論一點的說法,設計的美學追求應該受限制嗎?如果是,又該由誰來限制?設計是離不開美學的,人們總是需要設計師變出一些新奇的東西,來刺激我們容易疲勞的審美口味。試想,如果安德魯的設計是四平八穩的,可能這個候機廳就輪不到他做。因為所有的設計招標都是先看造型,其它如結構力學等技術問題可以再小心求證。
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設計在求新求變的同時,也一定會流失掉某些原有的價值。或者說,美學過度了,功能就流失了!關于建筑,記得張永和與栗憲庭有過一個對話,說建筑是不適合幽默的,也就是說,建筑的美學價值也好,文化價值也罷,都應依附于功能之上。這個道理不難懂,因為建筑是大設計,人命關天,不好亂幽默、亂夸張。是不是其它的小設計就可以多點自由,玩點個性?可以,但還是得有個限度。畢竟,所有的設計都是實用性的,功能是基礎,否則就不是設計,而是純藝術了。
最近看一本設計很新潮的書,文字排版大小交錯、色彩斑斕、行行交疊,很漂亮,但讀起來很晃眼,比看醫院的色盲譜還難受。也許這位設計師壓根兒就不想讓你讀他的文字。如果你是個死心眼,多費些功夫,也能看懂個大概。難是難了點,可出不了大事故,至少無性命之憂!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